赛聚焦“数智融合”与“跨学科协同”,青年教师以精彩课例诠释劳动教育新内涵。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钟珍玲)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新会区中小学劳动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新会文华小学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活动以“数智赋能劳动实践路径多科融合激活教学协同模式”为主题,通过赛课观摩、现场说课、现场答辩三个环节,深入探索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新会区劳动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各镇街教研员、新会区叶银彩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及劳动项目指导专家等50多人参会,共绘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大赛聚焦“数智融合”与“跨学科协同”,从全区初赛脱颖而出的4位青年教师以精彩课例诠释劳动教育新内涵。平山小学翁翠霞老师执教《布里生花,非遗传承》,以扎染工艺为载体,通过微视频动态展示非遗技艺,引导学生结合现代审美设计纹样,实现传统文化与美育的有机融合。华侨实验小学周晓春老师设计《番茄星球的奇幻救援》,利用AI技术构建虚拟种植场景,学生通过编程操控智能设备完成番茄养护任务,科技赋能劳动的理念贯穿全过程。大鳌南沙小学吴悦欣老师在《巧制灯笼,智绘新愿景》中融入数学几何与物理力学知识,借助电子绘图工具优化传统灯笼设计,展现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智慧。东区学校蔡小青老师以《桥见世界》为项目主线,整合工程学、环保理念与3D建模技术,引导学生设计并搭建环保桥梁,培养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参赛教师通过赛课、说课、答辩全环节,展现了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为劳动教育提供了鲜活范例。
在点评交流环节,大家纷纷表示,四位青年教师赛场竞风流,以“精彩演绎,完美呈现”之姿,带来了一场震撼的教学盛宴。“老师们赛课时精准把控课堂节奏,说课环节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逻辑严谨,答辩时思维敏捷、见解深刻。他们用精湛教艺点燃课堂,将知识与实践巧妙融合,让劳动教育的魅力尽显无遗。”新会区教育局教研员叶银彩坦言。她还表示,此次活动三项首创之举极具意义:首次举办劳动学科青教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竞技舞台;首次将智能融入劳动课,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创新碰撞;首次起用45位大众评委现场打分,确保赛事公正透明、贴近实际。最后,华侨实验小学周晓春老师凭借出色的临场发挥以及具有创新性的课程设计,荣获大赛一等奖。
★声音
新会葵城中学教师李翠云:“几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从教学设计来看,瞄准目标,立足素养,层层推进教学任务,设计思路清晰;从学生主体来看,以生为本,润物无声,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教学手段来说,多措并举,各有千秋;从创新角度来看,结合AI数字赋能劳动课堂,又能多学科融合,亮点不断。我深受启发。”
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教师刘春妍:“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我看到了劳动教育的多种可能性,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劳动教学中的不足。今后,我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探索劳动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更具活力与实效性的劳动课堂。”
新会尚雅学校教师蔡丹青:“这些课程都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同时,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合AI技术与多学科知识,为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对我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