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生态保护进入黄金期
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出没七星坑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3-02-21 09:19   

七星坑保护区成为越来越多野生动物美丽的家园。

七星坑保护区成为越来越多野生动物美丽的家园。

七星坑保护区拍到栗喉蜂虎正在捕食。

七星坑保护区拍到栗喉蜂虎正在捕食。

    “如今,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野猪在保护区内已十分普遍,我们多台红外相机都拍摄到它们的身影,在保护区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各种生活痕迹。”日前,广东恩平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七星坑保护区)工作人员梁俊杰在接受记者时表示。

    良禽择木而栖,珍兽选地而居。七星坑保护区山高谷深,群山苍翠,云海弥漫,犹如世外桃源。近年来,恩平市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通过普查“家底”的方式,不断优化动植物保护环境,推动生态保护进入黄金期,10多年来的休养生息使珍稀物种不断充实丰富。七星坑保护区作为珠三角唯一一片保护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恩平市尤其加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成为恩平乃至江门生物基因库的一颗“明珠”。

    文/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图/梁俊杰

    “筑巢引凤”

    助力基因库 丰富多元发展

    目前,恩平市拥有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以及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大力推动生态保护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累计完成县级生态公益林扩面13266.67公顷。大田、那吉、良西等镇被划归为生态发展镇,镇内基本不设置工业项目,初步建成一条野生动物保护带,为野生动物的休养生息提供优质的自然环境,为基因库的丰富多元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恩平市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以实现“筑巢引凤”。

    七星坑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区内物种植被等条件得到有效保护,锦江水库与周边山脉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庇护所。经过多年维护,七星坑保护区的自然性、典型性、多样性和稀有性等特点进一步显现,生态价值进一步上升。

    据悉,七星坑保护区主要通过科学手段强化物种保护。2021年,区内实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安装30多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的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进行监测,记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活动规律等,对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撑。目前,该项目多台红外相机拍摄到穿山甲、香港蝾螈、豹猫等珍稀物种。

    此外,七星坑保护区开展常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摄像机记录区内的鸟类、两栖动物、昆虫等野生动物资源。近两年来,保护区工作人员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黑冠鳽,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发冠卷尾、金眶鸻、羽色漂亮朱背啄花鸟等,不断丰富区内的野生动物记录,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

    目前,七星坑保护区共记录到野生动物619种,隶属44目174科,主要包括昆虫、野生脊椎动物、兽类、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其中,哺乳动物6目16科34种,占全省144种的23.61%,包括中华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爪水獭、水獭、豹猫、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类96种,隶属14目39科,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爬行动物44种,隶属2目14科,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两栖动物22种,隶属3目9科,包括香港瘰螈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科普+执法”

    护航野生动物休养生息

    据介绍,恩平市多部门统筹协调,落实科普教育,加强执法打击,为野生动物的休养生息保驾护航。

    其中,恩平市林业局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宣教活动,如“爱鸟周”活动、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活动等。结合最新科学考察成果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多个国家级、省级宣传平台,发布中华穿山甲、栗喉蜂虎等野生动物和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原有的宣教设施基础上,投入资金50万元在七星坑保护区实施自然教育径延伸和科普园建设工程。

    恩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预防和侦破工作,与基层派出所紧密协作,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线索,侦破谭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王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案件,有效震慑了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过去两年,恩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共侦破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刑事案件8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收缴蓝黄金刚鹦鹉等各类野生动物活体49头/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5头/只;收缴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约1.6公斤,总涉案价值18.12万元。

    此外,恩平市加强巡护工作,聘请人员加强日常巡护山林工作,确保森林防火安全,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健康稳定,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