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侨乡,不妨做做清明节文章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3-20 07:23   

    今年清明节将至,这是少有的几个国家放长假的节日之一,说明清明节对中国人相当重要。当下,“地球村”特性越来越明显,清明节的重要性早已不限于国内,它在海内外华人群体中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共振,更甚于从前。有鉴于此,作为矢志于在联系和服务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中体现担当的中国著名侨乡,江门可以考虑一下做做清明节文章。

    那么,清明节这篇文章要怎么做?众所周知,清明节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祖先的追思,并通过这种情感纽带,增强家族、宗族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凝聚力。通常而言,同族人之间,都能在清明祭祖这种传统文化形式中,一次又一次地找到血脉认同和亲情皈依。

    站在江门侨乡的角度,我们不妨把这个观察点放大到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乃至全体华人群体。无论是江门还是潮汕、泉州、温州等知名侨乡,都面临团结凝聚海内外乡亲和侨胞的共同课题,都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形式来承载这份责任担当。清明节,就是一个可以善加利用的文化形式和依托。

    比如,仪式上,可以用心用情策划举办一场大型华侨义冢公祭。据《江门日报》早前报道,自1992年以来,仅新会区就先后发现华侨义冢群4处,分别是:黄坑海槐华侨义冢、黄坑木山华侨义冢、黄坑大槐华侨义冢以及黄冲坑鹤嘴华侨义冢,墓穴总数达2500多个,按原侨居地分类埋葬,其中有旅美的、旅越南的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新会华侨义冢规模之大、落点与墓穴之多、墓主原侨居地域之广、坟墓保存之完好,均为全国罕见。它们是中国近代史、华侨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有力证物,被有识之士称为“新会的兵马俑”。

    举行华侨义冢公祭仪式,可以极大地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情感共鸣,并激发其对祖(籍)国的民族认同,从而对“故国家园”产生浓烈的“老家”之恋。有了这个文化和心理上的基础建设,“联系和服务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就能有效落到实处,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经济、文化反响,也才会水到渠成。

    由此说开去,江门还可借鉴清明节的华侨义冢公祭仪式,在中秋节或春节举办大型华侨祖屋串门“暖房”节,通过巧妙的创意把节庆文化、非遗文化的活化、推广,融合到对闲置侨房、侨村的激活上来,在“暖房”的基础上“暖心”,实现心连心、情相连,促进手牵手。

    众所周知,春节期间的潮汕英歌舞,在网上引发如潮好评,网友将其誉为“中华战舞”。同时,潮汕文旅事业也跟着火了一把。相应地,作为网红打卡城市和旅游资源大市,江门也应该拥有本土文化特性的文化仪式“IP”。无论是华侨义冢公祭仪式,还是华侨祖屋串门“暖房”节,都具备打造为侨乡文旅大“IP”的成熟条件。

    总之一句话——希望有关方面积极策划,精心谋划,创新推进“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有关工作,挖掘和发挥侨乡特有的资源优势,为江门高质量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江中草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王雪晴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