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6天的宝宝咳了9天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4-09 07:22   

1岁以下婴儿为百日咳高风险人群,应做好日常防护,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

1岁以下婴儿为百日咳高风险人群,应做好日常防护,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

    昨日,记者从江门市疾控中心获悉,根据当前百日咳发病趋势及特点,预测2024年我市百日咳发病和报告水平将继续升高,实验室确诊病例(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阳性)比例上升,以散发性为主。

    据介绍,随着报告病例数的增加,大年龄组儿童病例占比将上升,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增大,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文/图 记者 梁爽  通讯员 管浩男

    A  1岁以下婴儿为高风险人群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典型特征。并发症多见于未达到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起始月龄的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亦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和百日咳脑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我们发现,自去年开始尤其今年以来,百日咳杆菌患者确诊率较往年有所增加。”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吴振波分析,近年来,百日咳感染率出现增长,原因可能跟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等因素有关。

    出生36天的皓皓,咳嗽了9天,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好,于是由家人转到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求治。入院前3天,皓皓出现病情加重,发热、气促、呼吸费力,胸部CT提示大量炎症渗出伴右肺下叶实变。入院后,吴振波带领团队,为皓皓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液检测后,发现其感染了百日咳杆菌。经过针对性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最后皓皓顺利康复。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面对家属的疑问,吴振波解释,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但以学生、儿童为主。1岁以下婴儿为高风险人群,尤其3月龄以内的婴儿,其由于未接种含百日咳的疫苗,免疫功能较差,一旦感染,更易引起并发症,应做好日常防护,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B 如不干预,通常要持续百日左右

    具体来说,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会在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纤毛麻痹、细胞变性和坏死脱落,分泌物排出受阻。吴振波介绍,典型的百日咳杆菌感染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以及恢复期。如果不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

    1、卡他期,持续1—2周。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具有极强传染性。

    2、痉咳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常在咳嗽后呕吐。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3、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不过,许多百日咳杆菌感染者没有症状。一项研究发现,百日咳病例的家庭接触者中,多达56%的实验室确诊感染者没有症状。一般而言,婴幼儿症状较重,容易引起并发症和死亡。

    C 易感人群可加强接种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百日咳在卡他期与普通感冒很相似,但进入痉咳期后咳嗽症状比较剧烈,并且持续时间比普通感冒要长很多,治疗用药也有别于普通感冒。

    接种疫苗,仍是目前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经济的方法。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时间为出生后3月、4月、5月、18月各接种1次。通常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因此流行期易感人群可加强接种。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吴振波提醒,百日咳传染性强,并且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未接种过疫苗的婴幼儿。家庭、学校或托儿机构如果出现群体发病,按普通感冒对症治疗后症状仍不缓解甚至加重,咳嗽剧烈,或伴鸡鸣样吼声,应警惕百日咳可能,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诊治。对于确诊病例,应及时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至少隔离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