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驻村第一书记书写动人驻村故事
在“百千万工程”中展现青春担当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6-25 07:22   

四九镇东方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德东(中)查看魔芋生长情况并和村干部探讨产业发展思路。

四九镇东方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德东(中)查看魔芋生长情况并和村干部探讨产业发展思路。

赤溪镇护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敬华在村里举办的书法课堂上教小朋友写字。

赤溪镇护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敬华在村里举办的书法课堂上教小朋友写字。

斗山镇横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鹏举(左)帮村民收稻谷。

斗山镇横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鹏举(左)帮村民收稻谷。

都斛镇龙和村驻村第一书记周熙茗查看百香果长势。

都斛镇龙和村驻村第一书记周熙茗查看百香果长势。

深井镇河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正根(右四)做好牵线搭桥,帮助村民售卖农产品。

深井镇河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正根(右四)做好牵线搭桥,帮助村民售卖农产品。

    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党建如何成为引领乡村治理的明灯?如何破解“造血式帮扶”面临的难题?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坚定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去年7月,在台山,37名驻村第一书记接过驻村帮扶“接力棒”,接续奋斗在“百千万工程”的战场上。一年来,他们深入基层,摸村情、讲政策、谋发展;组织举办“村BA”、“村晚”、嘉年华等民俗活动;协调解决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路灯、公厕升级改造等民生工程面临的问题;积极投身防汛减灾、返贫监测、帮扶慰问等村事村务……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驻村第一书记与基层干部并肩冲在第一线、守在最前沿,以责任诠释担当,用实干赢得民心,不仅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驻村故事,更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在“百千万工程”中展现青春担当。

    文/图 陈素敏 梁园园

    夯实根基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6月一个初夏的晚上,台山市斗山镇横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坐满了人。在横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鹏举的组织下,党员种植户正向村民们讲授夏季早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惠农补贴政策。

    对于这样的场景,村民们并不陌生。“村党总支每月都安排党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一年来已有40余场,既教育党员、强化组织建设,也更好地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这一要求。”李鹏举说。据了解,李鹏举每个月还利用村民茶余饭后的时间主持召开“板凳会”。就在村头的榕树下,村干部、村民代表共议村事,修建公园、整治水渠、安装路灯等多个由村民提出的“金点子”一一落地见效。

    台山市赤溪镇护岭村,是台山首个在村民小组试点推行“三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去年12月,在村“两委”干部的见证下,护岭村四村村民小组通过民主决议,确定将村内的0.67公顷(10亩)鱼塘进行公开发包。招标会上,4家公司竞标,最终的发包价格较原来提高125%。“通过这样的方式,村民直接参与村中事务,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有效调动村民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护岭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敬华说道。

    让乡村更美、村民生活更舒适,离不开精细化、科学化的治理。一年来,台山驻村第一书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搭建议事平台,凝聚党员与群众共同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在台山市四九镇东方村,党群服务中心是当地群众喜爱的“打卡地”。该中心的三楼是电商直播中心,设有直播平台、侨乡巧厨娘共享厨房,展示四九镇企业的优质产品;二楼的棋室内,群众展开激烈对弈,多媒体会议室经常举办面向村内小朋友的公益课堂活动;一楼除了公共服务平台外,还有农村积分制排名、积分兑换商品的展示区域。这里已成为基层公共服务的“集成者”,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去处。

    去年7月,升级改造后的东方村党群服务中心启用。东方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德东借鉴社区公益学堂模式,发挥“百千万工程”中的“双百行动”高校结对帮扶优势,推出少儿声乐、少儿粤剧等特色公益学堂,让基层公共服务更加开放、亲民。“积分项主要涉及环境卫生、乡村绿化、音乐村建设等。村民可以凭积分券到镇内2个‘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特色农产品。”蒋德东介绍,这种形式极大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不断拓宽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路径。

    开创新局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基础底子薄,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难题。怎样实现帮扶力量的放大效应?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

    推进产业发展,第一步就是要把党建“引擎”发动起来。一年以来,台山驻村第一书记根据各地的产业特色,以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打造富民工坊、加强产业项目带动等为抓手,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茁壮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通过土地全程托管,我们盘活了农村撂荒耕地和低效土地资源,增强乡村‘造血’功能,还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说起村内的变化,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志鹏表示,成立强村富民公司,为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台山市“百千万工程”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黄品亮介绍,台山将17个帮镇扶村工作队分为北部、东南部、西南部三个片区管理,片区内交流,片区间互通。每季度开展驻村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围绕乡村发展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在工作队的推动下,台山市共组建强村富民公司28家,有效推动土地、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生产要素衔接。

    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村是一个纯渔业村,随着近年来渔业资源逐渐减少,鲲鹏村的渔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打破发展瓶颈,去年12月,鲲鹏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于凯牵头成立鲲鹏农产品有限公司,以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等为主营业务,打造海产品“电商小铺”。据悉,该公司销售额已累计达30万元,开展直播带货超50场次,“电商小铺”一期顺利招租,为村集体带来14.4万元的年租金收入。

    产业振兴,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农民增收致富。台山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做好“土特产”文章、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带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在四九镇东方村,横穿乡村的碧道受到城市骑行爱好者的欢迎;李凌生平事迹展是周边游客的“打卡点”;试验田里的魔芋郁郁葱葱一大片,长势喜人。“强村富民公司整合村集体的分散田,整体发包给大耕户种植魔芋,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东方村共种植魔芋超13.33公顷(200多亩),带动全镇种植魔芋约100公顷(1500亩),亩产2000-3000公斤,每亩利润超2000元。目前,四九镇准备引入相关第二三产业,全力推进魔芋精深加工。”蒋德东说。

    产业兴则农村兴。台山驻村第一书记走村入户了解农户想法,向产业能手和致富能人寻思路、找方法,千方百计为村庄发展蹚出新路子。

    台山市都斛镇龙和村的黄金百香果项目做得有声有色。龙和村驻村第一书记周熙茗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模式,争取上级资金,与家庭农场、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发动村内140户村民入股,全面开展面积约2.7公顷(40亩)的黄金百香果项目。“合作社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社员大会,很多社员都特意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参加。”周熙茗兴奋地表示,黄金百香果项目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村民还可以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分享产业发展红利,这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热情,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台山市冲蒌镇有自己的实践。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台山驻村第一书记发挥派出单位优势,抓住该村南瓜种植产业优势,与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开展规范化、规模化集中育苗,为广大南瓜种植户供苗,并与村民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发挥党组织作用,更好促进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有效衔接。同时,成立强村公司,争取资金大力建设南瓜食品加工厂,“固定租金+参股分红”的收益模式,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2万元。

    排忧解难

    成为群众贴心人、暖心人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第一书记的必答题。

    “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成建设,建成后,村里的柴油发电成本将降低60%以上,茫洲岛可以基本实现24小时供电。”在江门市最偏远的住人海岛——茫洲岛上,川岛镇茫洲村驻村第一书记叶林青时刻关注着村内光伏储能发电项目的建设进度。

    因远离大陆,茫洲村存在用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等客观问题。对此,在叶林青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报到的第一天,江门供电局党委、台山供电局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就前往茫洲村围绕用电情况开展调研。叶林青驻村后,多次组织供电部门和设计单位的专业人员登岛,完成地理情况摸查工作,并编制茫洲岛光伏储能发电方案,同时,成功争取水利部门资金支持,开展茫洲岛饮水工程改造项目,建设小型水库和铺设供水管道。如今,项目正按照时间进度顺利推进。

    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当做头等大事,做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台山驻村第一书记靠实干赢得村民的认可,也在处理一件件棘手事的过程中得到历练。

    台山市深井镇河西村的农产品有收成,却无较好的销售渠道,让村民为难。对此,河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正根积极对接企业、超市和消费帮扶中心,并发动派出单位的干部职工参与爱心购买活动。今年以来,已帮助河西村村民们销售南瓜、冬瓜、红薯等农产品累计3.96万公斤。“目前,我们正筹备在深井驿站建立电商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王正根说。

    台山市北陡镇沙咀村的村道一旦遇上旅游旺季,就经常堵车,为村民出行带来不便。对此,沙咀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建文积极调研,并与附近尾角村、坑赖村的村干部商讨有关事宜。去年年末,沙咀村重新规划村道,在各级资金的支持下,村道建设工程已顺利开工。

    赤溪镇长沙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苗听到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村内的安全问题:村中部分池塘没有护栏,村民出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这成为村民的一件烦心事。为了消除隐患,陈苗多次向派出单位反映,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争取池塘新建护栏项目动工。目前,工程已完工,新建护栏全长300米,惠及454名村民。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台山驻村第一书记持续探索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造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

    广海镇藏有广东菩提“树王”,百年菩提是这里的“名片”。为了让这张名片更闪更亮,来自台山市林业局的广海镇双龙村驻村第一书记谭志强利用派出单位资源,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实施菩提树苗木培育计划。他还为广海镇9个村(社区)开展乡村绿化培训,现场指导绿化种植要点和后期管理。

    “谁家的花开得更娇艳,谁家的绿植更有颜值,都成为村民闲聊时的新话题。喝酒打牌的人少了,咨询政策、琢磨路子的人多了。”海宴镇五丰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镇说的是该村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以来的新变化。据悉,今年以来,该村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建设“美丽庭院”,同时,通过“一月一评,一季一奖”的方式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眼下,“小小联合国”五丰村芳草烂漫、鸟语花香,散发着“悠悠异国风情”。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