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学者齐聚恩平,观摩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
探索“虫口夺粮”新模式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6-25 07:23   

专家学者观摩华南稻区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技术在恩平实施情况。

专家学者观摩华南稻区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技术在恩平实施情况。

    6月21日,华南稻区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技术观摩会在恩平举行,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的专家学者齐聚恩平,开展项目调研,探索“虫口夺粮”新模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示范区水稻

    增产稳产效果明显

    当天,在牛江镇昌梅村、黄泥坦村观摩会现场,专家学者一边听取有关项目实施成效介绍,一边仔细查看示范区水稻长势。“恩平有良好的农业条件和配合程度高的植保队伍,因此,我们选择将华南稻区(广东)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模式示范区项目落户恩平。”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副科长范兰兰说。

    据悉,牛江镇昌梅村、黄泥坦村是2023年华南稻区(广东)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模式示范区,选择在此设立示范区项目,一方面是当地农业种植普遍采用两造水稻和一造马铃薯,即“稻—稻—薯”模式,一方面是当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而且生态调控方面保留功能性禾本科杂草,有效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

    据介绍,示范区集中在同一时期机插移栽、合理密植,适时灌溉、排水、露晒田,培育了强壮的水稻植株,提高了抵抗稻飞虱等病虫害能力。以“稻—稻—薯”轮作高效耕作模式开展,一造水稻平均施用化肥20公斤,较常规田块减少约50%。在加强智能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示范区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构建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模式。示范区筛选出对稻飞虱不同作用机理的高效低风险药剂,对稻飞虱综合防治效果显著,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

    此外,与农户自防相比,2023年示范区的稻飞虱平均防效提升18.26%,水稻产量提高11.47%。示范区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应用,对水稻产量起到明显增产稳产作用。

    田间虫害监测

    实现全智能化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和改革两轮驱动,大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根本动力。

    “恩平是江门乃至广东的重要水稻种植区域,‘虫口夺粮’是当下确保水稻稳产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恩平市植物保护站副站长尹晓婷表示,当前,随着气候、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变化,病虫害的发生呈现不同态势的变化,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技创新尤为关键。

    近年来,为打好“虫口夺粮”粮食保卫战,恩平市围绕农业绿色稳产增效目标潜心技术攻关,在牛江镇建立华南稻区(广东)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模式千亩示范区,在牛江、沙湖、君堂、良西、恩城、大田、横陂镇水稻主产区建立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7个,其中牛江、君堂、大田、横陂镇监测点为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

    据悉,田间监测点由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系统、虫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农业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田间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等物联网设备组成,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虫害为主要监测对象,并可监测大螟、稻螟蛉、电光叶蝉等多种水稻常见害虫。设备采集数据通过县级信息化系统平台,与省级和全国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录入和统计分析。植保技术员通过电脑网页或手机微信小程序即可远程实时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研判预警,实现控害保安和农药减量“双赢”,赢得粮食丰收主动权。

    下一步,恩平市将继续以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模式技术探索研究为目标,调整稻飞虱发生的不同时期用药方案,重点加强晚稻褐飞虱回迁虫源的监测和防控,制定防控策略,以压低前期虫口基数为主,推进稻飞虱防控科学用药;应用稻飞虱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及时掌握稻飞虱发生动态,把握好防治适期用药;加强生物农药应用技术探索,推进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及配套技术;探索稻飞虱全程可持续防控模式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结合,做好应急防控,实现稻飞虱抗药性有效治理。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