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心跳”1分钟190次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9-11 07:25   

医生为患者施行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

医生为患者施行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

    心脏是一个永不停跳的“泵”,正常人的心跳是60—100次/分钟,但65岁黄阿伯的心跳最高达到190次/分钟,6次电复律也无法控制,心脏遭遇“电风暴”,每一次跳动仿佛都在“踩地雷”。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为黄阿伯实施了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为其安全“拆弹”。

    “感谢江门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我的心跳终于恢复正常了。”昨日,已经出院了的黄阿伯再次表达对医生的感谢。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卜明伟 陈君

    致命的“心动”

    黄阿伯从3月开始出现心悸、心慌,有时候心率飙升至190次/分钟。一开始心悸发作时间短,黄阿伯也没太注意,但慢慢地,他感觉体力一天不如一天,每次心悸发作时间也越来越长。虽然在当地医院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了缓解,但后来多次出现室速发作不能终止的情况,需要多次电复律才转至正常心律。

    8月23日,黄阿伯突然心慌,心脏仿佛被重锤,心率达到188次/分钟,被当地医院转至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经两次电复律后转为正常心律。8月26日,黄阿伯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心悸,心电监护传来刺耳的报警声,当心率飙升至190次/分钟,血压仅有90/53mmHg,室性心动过速再次发作,医生立刻为其进行电复律。

    本以为这次发作也能像之前一样,通过1—2次电复律便能转危为安,恢复正常心跳。但实际上每一次的发作都是对心脏的一次打击,心脏功能越差,越难转复正常心律。“150J电复律,不行,未转复,200J再来一次,还是不行,尽管用上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也没能立即让190次/分钟的心率‘刹住车’。”该院心内科主任高伟栋说。

    抢救过程惊心动魄,患者血压一度掉至75/40mmHg,先后一共予6次电复律,仍无法转复正常心律,随时有插管上呼吸机/ECMO、入住ICU的可能。好在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8秒为患者安全“拆弹”

    经过抢救,患者心率较前降低,血压回升,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心律,复查心电图,图形较前明显变化。“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高伟栋迅速判断,虽然患者此时心率减慢,但仍为室性心动过速,而且为心外膜瘢痕相关室速,若直接行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室速仍可能反复发作。高伟栋表示,当发生室速,ICD快速识别并进行电击治疗,反复电击复律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伤害,而且ICD反复放电,电量将很快耗竭。“此次抢救过程中,我们进行多次电复律均不能转复正常心律,直接植入ICD也可能无法转复正常心律。”高伟栋和团队决定,先为黄阿伯行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消除室速起源灶后,再评估ICD植入时机。

    然而,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难度要远远高于心内膜射频消融术。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需要在心包腔内无积液的情况下,经胸壁进行干性穿刺后,将标测及消融导管送到心包腔内,再进行定位消融异常的心电病灶。

    穿刺很考验术者的技艺,经皮到心包腔之间有很多重要脏器,尤其是冠状动脉,一旦将动脉刺破,非常危险,会随时危及患者生命。“穿太浅无法准确达到心包,穿太深容易误伤其他器官。”高伟栋介绍,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而被称作射频消融术的“天花板”。

    手术风险大、标测复杂、技术难度高,需要团队具备极高的心包穿刺及导管操作技术。在高伟栋的高超技术下,仅用10分钟便完成了风险极高的干性心包穿刺,导管一步到位,消融8秒,患者从室速转为正常心律,室速未再发作。

    手术一共持续2个多小时,术后黄阿伯恢复良好,3天后,高伟栋再次为黄阿伯植入ICD,为其上了“双保险”。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