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勇担健康使命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9-30 07:25   

2017年,全市首例“空中120”急救病人成功转运。

2017年,全市首例“空中120”急救病人成功转运。

江门市首例应用VV-ECMO救治重症肺炎患者。

江门市首例应用VV-ECMO救治重症肺炎患者。

    弦歌不辍,杏林芳华。1958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诞生。

    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砥砺前行,不断进步的66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把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书写在履职尽责实际行动中的66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66年来,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情怀。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厚德精医的医者仁心,守护着江门人民的健康,收获了群众的满满信赖。

    文/图 何雯意 赵晓东 刘森

    初心 医者仁心 勇毅前行

    1958年,江门市中医院成立,成为我省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几经发展,江门市中医院更名江门市华侨中医院,再更名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从建院之初职工98人到目前的1823人,从40张病床到1395张;从11间诊所合并而成,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职工的努力,36个党支部和553名党员更是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医”心向党守初心,“医”心为民担使命,成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阵地建设、培训教育、选树典型、制度建设等措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力弘扬传承“悬壶济世、德术双馨”的医院宗旨以及中医“大医精诚”的精神理念。

    该院坚持把党员身份意识教育融入本职工作中,让群众总能看到党员的“先锋旗帜”,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红色初心。被评为广东省及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彭景钦、甄坚亮、赖阳军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援鄂期间不分昼夜救治患者,以“零死亡病例、零感染,零轻转重症患者、零重症转危患者”的“四零”成绩圆满完成了任务。

    急难险重立中流砥柱,日间寻常见涓涓细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创建“百名专家侨乡行”特色服务品牌,推动中医药服务社会、服务百姓,至今已开展活动116次,累计派出党员1408人次,实现“小切口”激发“大引擎”,进一步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杏林之花,用红色的足迹践行医者仁心。

    传承

    守正创新 协同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为我省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一直坚持中医特色为主的办院方向,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特色、优势的同时,努力引进和吸收现代医学前沿技术,做到中医疗效凸显,西医互补交融。

    传统中医诊疗项目是该院坚定中医特色办院的一张“王牌”。“余氏针刺三法”“岭南膏方”“岭南蜂疗”等项目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科研,受到患者的好评,其中多个项目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该院目前拥有院内制剂58个,其中中药制剂47个,“复聪香液”“冰黄五苓液”等安全、有效、应用方便的中药制剂,抢救了大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人才是打造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另一张“王牌”。该院启动“中医药师承工程”,邀请全国知名中医来院授课带徒,以师承教育为抓手,搭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平台。2006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实施“名师带徒”工程,唐兴荣成为国医大师熊继柏在该院的第一位学徒。如今,唐兴荣已成为广东省名中医、江门市第二批“名师带徒工程”导师,带教李筱颖等4位学徒,为中医的传承播下新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广东省中医药局公布了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名单,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康复科、临床药学、内分泌科、血液病科4个专科顺利通过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未来,该院还将紧紧围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新目标、新方向,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为建设中医特色鲜明、群众体验良好、总体实力领先、服务全省中医药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的中医名院继续奋力前行。

    创新

    科研突破 彰显特色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与核心。自建院以来,该院始终将学科建设视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从内科、外科、痔瘘科3个科室发展到今天59个临床(医技)科室,目前,国家、省、市三级重点专科和五大中心相协调发展模式已搭建,多个地区唯一的国字号重点专科强劲发展。

    一组数据看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专科发展底色: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建设项目4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3个,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3个,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1个,江门市重点专科20个……

    一项项实现了零的突破的新技术成为该院提升医疗技术勇攀高峰的缩影: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下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华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定位双侧耻骨前柱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江门市首例应用VV-ECMO救治重症肺炎患者……

    “通过持续的专业化发展、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我院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色和强大的学术影响力。”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医务科负责人说。

    该院脑病科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广东省名中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主任石青回忆道,脑病科在25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从小到大的蜕变与成长。成立之初,脑病科与风湿病科共用一个病区,设有15张病床。“那时,科室品牌尚未形成,社会认知度不高。”而如今走进脑病科住院部,一楼的墙上挂满了自科室创建以来所获得的奖项:2019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全市医疗系统仅此一个;2020年,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是江门市首批通过的医院;2020年,荣登2020届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榜单;2021年,被遴选为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脑病诊疗中心分中心……

    像脑病科的发展一样,从建院之初的“小专科”成为“台柱子”的专科不在少数。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还有许多“国字号”,其中骨科团队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工业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创建机器人应用中心项目“团队创建工作优秀奖”;肺病科团队成为我市首家通过PCCM国家认证的单位。各大中心相继走上国家级平台,分别获得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脑病诊疗中心分中心、第六批中国胸痛中心、江门首家中国心衰中心(标准版)、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见证者说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原副院长翁凤泉:

    勠力同心三十八载,有幸见证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日新月异的发展。

    1986年,我从梅州调至江门工作,当时医院的地址还在跃进路,规模比较小。1995年,医院正式更名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次年搬迁至现在的院区。1997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同年8月,荣获“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称号;10月,获评“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称号……一项项的荣誉背后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付出。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我还是坚持坐诊,希望发挥余热,继续为侨乡人民的健康服务。

    未来寄语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党委书记张灵:

    中医药事业始终与祖国共成长、同向前。从1958年成立的江门市中医院,到如今的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团结、求实、爱院、奉献”的核心文化,秉承“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办院理念,开辟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发展道路。

    越过历史坐标,立足新发展期,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深谋远虑,统筹规划,研究部署党建引领、运营提质、特色强院、人才铁军、文化塑魂五大工程,为建成中医特色鲜明、群众体验良好、总体实力领先、服务全省中医药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中医名院擘画了新征程宏伟蓝图,为实现健康江门建设目标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陈淑婷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