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好老师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10 07:27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以爱心、细心和创新精神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用智慧和才华去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新会区会城河南初级中学 林美艳

    走在校园各处,不时会偶遇青春洋溢的学生,他们总是热情有礼地道声“老师好”。这一声声招呼,总会给予师者无穷力量,如春日暖阳,如夏夜清风。当那些笑脸在脑海浮现时,身为人师当扪心自问,该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好老师?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不仅就涵养高尚师德师风进行精辟论述,更是对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所涵盖的教育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为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一、教育是事业、是科学、是艺术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事业的精髓在于奉献,不仅仅体现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更体现在对教育理念的坚守和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上。为人师者,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奉献。起早贪黑,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摒弃杂念,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关心学生的成长,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种奉献精神,正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宝贵的财富。

    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作为一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认知水平,教会学生如何求真、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如何解决真实性问题。

    教育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践行教育家精神是热爱、是坚守、是引领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也是教育家精神核心特质。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努力成为“热爱者”“坚守者”和“引领者”。

    热爱,是教育的源泉和动力。我们要成为教育工作的热爱者,用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温暖学生。比如面对班级里一个背负家庭重压的孩子,他的每一个偏激行为背后,几乎都是对爱的深切呼唤。这时,我们要化身为他心灵的灯塔,不仅在课堂上给予他额外的关注,更要在课后用爱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逐渐揭开他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用理解与温暖滋养着那片干涸的土地。

    坚守,是教育的品格和担当。作为教师,我们要成为教书育人工作的坚守者,坚守教育初心和信念。我们要去除功利心,除掉心中的杂念和浮躁,用一颗平静而坚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需求。尤其当我们面对那些淘气的“调皮鬼”,要学会以包容之心去接纳他成长中的每一个不完美。同时也不忘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用鼓励的话语激发他的潜能。

    引领,是对教育的执着和追求。《意见》中提出,“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用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人无精神不立,师无精神不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以爱心、细心和创新精神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用智慧和才华去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钟建基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