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建立完善“两清单一考核”培育机制
“搭台架梯”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11 07:25   

上巷村选调生鲁森走进田地观察凉瓜生长情况。

上巷村选调生鲁森走进田地观察凉瓜生长情况。

迳口村选调生崔雨萌(左)与村干部探讨项目情况。

迳口村选调生崔雨萌(左)与村干部探讨项目情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罗霈

    通讯员 蓬组轩

    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为党政机关储备后备力量,是党和国家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实施的战略举措。近年来,蓬江区累计招录选调生57人,市区两级选调生合计81人在蓬江区驻村锻炼。

    为了让选调生更好地融入基层并发挥所长,在振兴乡村、服务群众中磨炼成长、发光发热,蓬江区建立完善“两清单一考核”培育机制,通过制定选调生日常管理清单、驻村项目清单,做细做实平时考核,“搭台架梯”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引导选调生

    设立驻村工作项目

    推进三堡村人居环境微改造,加快禾冈村都市农业生态园墙绘工程,参与打造上巷村富民工坊,绘制为民村农房、室外消火栓等分布图,筹办木朗村“乡夏有约”公益夏令营……

    今年3月起,蓬江区引导50名正在区内驻村锻炼的选调生,结合驻点村实际,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等主题,各自设立了本年度驻村工作项目,并牵头推进落实。

    “随着蓬江产业园的扩园提质,三堡村周边多了很多企业园区。我学的是土木工程,今年计划与村干部一起推进村口到烈士纪念碑道路改造、井水坑路基加固、江沙综合广场排水设施升级等3个人居环境微改造项目,希望能争取到企业和棠下镇政府的支持。”选调生张琪表示,深入调研、制定方案是他落实好这些项目的第一步。

    作为陆国华烈士的祖居地,乐溪村计划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为了讲好烈士故事,近段时间,选调生陈世钊广泛走访村中长者,在村史里找寻线索,并联系周边档案馆和陆国华烈士母校中山大学的校史馆,结合网上的史料进行多方印证,串点成线,对陆国华烈士的生平事迹进行重新整理。“1925年陆国华在中山大学读书,参加早期党组织活动,1927年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身份暴露被捕……”当前,陈世钊正在深挖陆国华烈士的入党故事,争取讲好其中的点滴细节。

    激励选调生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今年6月底,上巷村富民工坊开业,推出的一系列凉瓜、凤眼果特色甜点茶饮受到了市场热捧,开业3个月营业额超12万元。

    “村里经营饮食,需要哪些许可?”工坊开业前,选调生鲁森主动与工作单位蓬江区市场监管局取得联系,明确工坊的经营许可范围,并做好后厨卫生健康管理等工作,帮助工坊顺利开业。他还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亲自上阵宣传工坊的特色甜点茶饮。“上巷村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事情多工作忙,也给了我长见识的机会和干事业的舞台。”鲁森表示。

    近年来,蓬江区结合新录用选调生所学专业、从事职业和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安排驻村,让选调生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发展。

    过程中,蓬江区还制定日常管理清单,明晰组织部门、录用单位、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等共17项具体职责;推出驻村项目清单,引导每名选调生立足驻点村实际,每年设立并牵头推进至少1项具体工作;建立完善“双导师”机制,由录用单位、乡镇党委分别选派1名业务骨干担任选调生导师;出台选调生平时考核细则,将走访入户、国情调研、服务群众等工作细化为16项量化指标,每季度进行综合评分,对表现突出的选调生适时提拔晋升,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为民村,选调生林耿壕运用CAD制图知识,结合走访摸排情况,绘制了村情地图、室外消火栓分布图;在大林村,选调生谭妙晶对接江门公汽公司,让公交车从滨江大道驶入村里的庙东停车场上下客,方便村民群众出行;在良村村,选调生蒲昊发挥法律专业所长,协助村委会审核村集体资产的租赁、转让等合同条文;在六坊村,选调生宋金铃与村干部携手,重新规划工业区内200多个停车位,制作车位布局图、车流方向图……

    在蓬江区,广大选调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乡村的田间地头,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以勤学实干贡献选调力量。

    推动选调生

    靠前联系服务群众

    塔岗村紧靠西江,有约133公顷养殖鱼塘。近段时间,选调生杨嘉威边干边学,了解水产养殖知识、惠农补贴政策和鱼塘发包等“三资”管理规定,与村干部一起走家入户、答疑解惑,推动完成鱼塘招标工作。

    如何让选调生从“被动接受任务”转变为“主动思考参与”?蓬江区成立了到村任职选调生临时党支部,联动机关、农村、学校、企业等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在选调生团队中设立活动策划、文稿宣传两个小组。其中,活动策划小组安排选调生轮流担任主办人,牵头组织“邑选成才”学习交流、群众服务等活动;文稿宣传小组负责深挖和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带动更多村民群众参与进来。

    近日,蓬江区选调生团队走访蓬江区智能家电重点企业及深圳市先进企业,并撰写《蓬江区智能家电产业在“大桥经济”中的时与势》调研报告,获得了“邑青人才返乡”江门市青年社会调研大赛选调生组一等奖。

    今年暑期,在横江村,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和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的师生志愿者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分享长征故事、绘制五星红旗、为故事画上色、学习诗歌朗诵,共同度过了一个“有知有味”的假期。“我可以联系邀请高校的‘三下乡’团队进村,结对举办夏令营等活动。”假期前,选调生袁淑英主动向村党支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还牵线搭桥联系上母校华南农业大学。

    禾冈村选调生陈志鸿是到村任职选调生临时党支部书记,近段时间,除了组织选调生开展支部活动外,他还积极对接江门技师学院,安排师生志愿者在禾冈都市农业生态园开展墙绘,美化乡村环境。“禾冈村是革命老区村,墙绘图样融入了本土的历史和先烈故事,以及这些年的乡村振兴场景,特别有禾冈特色。”他说道。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钟建基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