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籍抗战阵亡将士陈炳炽后人找到了——将英烈荣耀带回家乡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18 07:26   

陈炳炽资料图片。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陈炳炽资料图片。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张茂盛

    “新会的网友请注意,我现在在湖南衡阳的南岳衡山忠烈祠,我的背后是广东新会籍抗战阵亡将士陈炳炽的墓地,这是目前忠烈祠附属的阵亡将士墓中唯一一个没有发现任何亲属消息的墓地,但可以确定他是新会沙堆镇人。”9月19日,网络博主罗威拍摄了一段视频,并在其账号“罗威抗战史田野调查”发布。

    关注到该信息后,江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迅速展开行动,联合沙堆镇政府一起寻找烈士家属,同时发动多方力量,向当地村委会以及村民确认和对比烈士信息,并于日前成功联系上陈炳炽的孙子。

    一段尘封多年的英雄往事自此解开,一个家庭多年的心愿得以了却。

    线上线下接力寻亲

    成功找到烈士后人

    罗威拍摄的视频显示,墓碑前的文字简要记录了烈士生平:陈炳炽(1913—1943),广东新会人,加拿大侨属,曾任陆军上尉连长、副营长、少校团副。他沙场杀敌,身先士卒,1943年冬殉国于汉寿县的黄岭岗,年仅30岁。记者登录中华英烈网,看到了陈炳炽的名字,但其余信息皆为空白。

    罗威在视频中表示,该墓地重修于2015年前后,找不到陈炳炽烈士亲人的原因可能有二:一因他是加拿大侨属;二因他牺牲时才30岁,可能没有子女。他希望通过广大网友的力量,将这份荣耀带回他的家乡。

    一唱百和,应者云集。视频发出后,广大网友自发加入到这场为烈士寻亲的活动中来,不少本地的网友纷纷转发该视频并留言提供线索:

    “陈炳炽是我们村的,他的儿孙定居香港,其儿子以前经常返乡”“陈炳炽的儿子以前在沙堆东成闸口旁,建了四层高的楼房”“陈炳炽是沙堆沙西东成人。他有后人,沙堆华侨展览馆有他的资料”……江门与衡阳相隔约700公里,网友的热心接力让两头的线索最终串成了线。

    “视频发布后,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综合网友的线索,马上展开工作。”沙堆镇武装部二级主任科员邓存干深度参与了这次寻访。

    经查阅大量资料,多部门联系求证,多地走访调查,最终,邓存干和同事们辗转了解到,有个朋友的亲戚租用的房子正是陈炳炽家的祖屋。这一发现,让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并最终通过陈氏宗亲等联系上陈炳炽的长孙、目前居住在香港的陈亮明。

    “我曾经听父亲说过爷爷牺牲的故事。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找到他的安葬地,也算了却了父亲多年的心愿。”得知消息后的陈亮明十分激动。

    抗日殉国于湖南

    “向陈炳炽烈士致敬”

    多年来,陈亮明对爷爷的印象,是由家里珍藏的几张泛黄照片、父亲的叙述和家乡一些零星资料“拼凑”而成——

    照片上,年轻时的陈炳炽身着笔挺军装,意气风发。

    《沙堆侨刊》一篇题为“抗战烈士陈炳炽史略”的资料写道:“炳炽早年肄业于广州市立第一中学高中部,当时痛感民族危机之日深月重,久抱救国救民之大志。日寇发动七·七侵华战争之明年,愤然投笔从戎,考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飞翔于云南昆明上空,习武于翠湖园地,后又在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一九三九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五十八军上尉参谋,一九四〇年春又在第九战区干训团学习,同年调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特务团上尉连长。一九四一年调任陆军暂编五十四师上尉副营长,一九四二年冬升少校团副,一九四三年春再升少校营长,同年冬殉国于湖南汉寿县之黄岭岗”。

    10月11日,陈亮明与弟弟陈亮华回到沙堆,进一步核实有关信息,并录制视频感谢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广大网友对烈士、烈属的关心,称这次寻亲活动让其爷爷的事迹能继续传下去。

    “过去每年祭祖,由于父亲也不知道爷爷埋在哪,我们只能去(位于沙堆镇的)将军山抗战烈士墓园进行祭奠。如今知道爷爷安葬在南岳衡山忠烈祠,我们将寻找机会组织家人前去瞻仰他、缅怀他。”陈亮明说。

    看到陈亮明兄弟录制的视频,广大网友继续留言评论:“整个新会都是他的亲人,向陈炳炽烈士致敬”“终于看到后续,找到后人就好”“互联网让我们认识了新会忠烈”……

    □短评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为烈士寻亲,寻的是血脉,赓续的是精神。

    因为崇敬英雄的同一情怀,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聚到一起,一起寻找新会籍抗战阵亡将士陈炳炽后人,铸就了一场跨越时空“重逢”,让烈士英灵得到告慰,让烈属夙愿一朝得偿,令人十分感动。

    这次寻亲行动成功,得益于网络博主罗威的大爱、网友的热心,也有赖地方党委政府的及时关注和迅速行动。9月19日罗威发出视频和广大网友跟进评论后,江门有关方面立刻行动起来。其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在9月20日即指示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新会区帮助协调对接落实。最终,在网友积极提供线索和工作人员的细致走访下,用时约三周便找到了烈士后人。

    博主发布、网友留言、地方跟进、烈属感谢、网友再评,这是一个从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的成功闭环。这件事提醒我们:网络已是民意集中展示地,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网络信息的敏感,认真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及时落地推动问题解决,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回应好社会关切。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宁园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