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市街道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打造侨乡文旅新名片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29 07:26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梁坚勇

    近日,由蓬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环市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主办,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江门市侨乡蔡李佛文化交流中心、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承办,环市街道联合经联社协办的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江门市级非遗蔡李佛医药德循林公祠研学基地暨联合经联社传承训练基地揭幕仪式在德循林公祠举办。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正是各方为德循林公祠保育、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多向奔赴”的生动缩影。自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环市街道着力促进资源要素从城区向乡村拓展,聚合社会各方资源,汇聚侨力,把振兴乡村文化从文化系统“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大循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性发展,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打造侨乡文旅新名片。

    多方合力

    重塑德循林公祠

    活动当天,德循林公祠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12头醒狮拜门开路,为活动拉开序幕。此次活动邀请了多支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蔡李佛武术团队在现场展示蔡李佛功夫,一轮接一轮的精彩演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据介绍,德循林公祠的复兴之路始于2015年。业主代表、美籍华裔林爱莹当时回国目睹德循林公祠的颓败景象后,便一心致力于推动公祠的修缮保育与发展,“希望能留住在故土的根”。得知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谭金花在古旧建筑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后,林爱莹通过网络和谭金花取得联系,两人很快便达成共识,并共同制定德循林公祠修复活化方案。

    共鸣的火花迅速传递。2021年,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会长陈伟扬垫资助力启动德循林公祠修复活化工程,而在修复过程中,联合经联社也开展了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德循林公祠周边的道路交通、景观风貌、人居环境等“旧貌换新颜”。德循林公祠修复活化工程于2023年竣工,重现昔日风采。

    公祠已重塑,“铸魂”少不了。2024年,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江门市侨联、江门市文联、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共同创立“蓝瓦讲堂”,旨在以德循林公祠为载体,传播更多关于文化遗产和侨乡文化的知识。

    如今,多方合力将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引入德循林公祠,这是政府牵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生动探索和有益实践。

    政府服务不缺位

    文旅振兴更“出圈”

    从德循林公祠修复到研学基地揭幕,各方缘何齐齐奔赴德循林公祠?

    政府服务不缺位,文旅振兴更“出圈”。环市街道及有关部门不仅帮助做好产权确权工作,还积极指导引导各方以此次创新活化利用古旧建筑为契机,以点带面保护好、利用好侨屋等本地侨乡文化资源,共同推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环市街道规划在联合片区开发集观光旅游、非遗研学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式City Walk旅游路线。据了解,位于联合片区的塘边村拥有“孖楼”“日本楼”等19栋民国时期侨乡特色建筑,是蓬江区侨屋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些建筑由当年下南洋的丹灶村华侨回乡兴建,风格造型独特多样,历经百年风雨仍风采依旧,比如“孖楼”是两座外形和内部陈设完全一样的楼房,屋内装饰华美,屋顶是翡翠琉璃瓦,屋前有花园古榕树,屋后有青山依靠,相互辉映。

    “联合经联社将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投入资金优化乡道交通、排水设施、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配套,以乡愁为核心打造‘吃、住、游、娱’沉浸式街区,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游宜业宜居美丽乡村。”联合经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环市街道将继续坚持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理念,以德循林公祠研学基地为示范,大力推进古旧建筑保育与活化利用,深化海内外文化交流,推进侨文化与非遗项目的深度融合发展,强化本地人文资源和文旅经济的有机联动,打造既有鲜明特色又广受游客认可的文旅品牌,以文化振兴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李雨溪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