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中的嘌呤含量较高,所以要管好自己的嘴。
当下,正是吃螃蟹的黄金季节。近日,23岁的小张在吃了多只螃蟹后,出现了关节剧烈疼痛的症状,后被诊断为急性痛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主任杨爱成提醒,由于螃蟹中嘌呤含量较高,多吃容易引发痛风,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应当注意适度,以防“踩雷”。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赵晓东 刘森
一顿大餐带来的痛苦
近日,小张在家人搀扶下来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他的脚趾关节明显红肿,而且发着低烧。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尿酸严重超标,医生诊断为急性痛风发作。
原来,平时他就特别喜欢吃海鲜、喝啤酒。作为“00后”的他体形微胖,早在大学时期尿酸已高达600μmol/L,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曾就诊处理。去年,小张第一次出现大脚趾红肿热痛,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后,他才知道自己加入了“痛风”的队伍。经过治疗,他很快好转,但并未把这事放在心上,也没有听从医嘱定期复诊、规律降尿酸治疗。上周末,他和朋友聚餐,点了一桌丰盛的海鲜。螃蟹肉鲜美,小张吃得不亦乐乎。整个晚餐下来,他总共吃了4只螃蟹,还饮了几瓶啤酒。谁知,第二天凌晨2点,左侧大脚趾一阵钻心的痛将他惊醒,自行服用2天止痛药后还是疼痛难忍,连走路都成了难事,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风湿病科)就诊。
杨爱成介绍,秋冬季节虾蟹肥美,不少人大快朵颐,但由此引起的痛风也增加了不少。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盐结晶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而发生痛风。”杨爱成补充道,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如海鲜、红肉、内脏等,会导致尿酸浓度升高,从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其中,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尤其是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作期,若过量食用,尿酸在体内大量积聚并形成尿酸盐结晶,极易导致关节炎症和剧烈疼痛。同时,酒精也会抑制尿酸的排泄,使尿酸在体内进一步堆积。因此,许多痛风患者在吃螃蟹时若再饮酒,便极易引发急性发作。
杨爱成建议,市民应适量摄取高嘌呤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对于本身尿酸较高或有痛风病史的人群,需格外注意。
痛风“找上”年轻人
“最近接诊的年轻患者不在少数,其中绝大部分患者都是首次发现自己患有痛风。他们大部分只有剧烈疼痛的时候才来就诊,不疼的时候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宁麟表示,近年来,痛风患病率大幅增长,一向被当成“老年病”的痛风,已经开始“找上”年轻人,其中不乏“90后”“00后”。
宁麟表示,痛风发作的诱因有很多,如饮食因素、受寒、剧烈运动、劳累、外伤、感染、药物影响等,其中饮食因素是最常见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在进食海鲜、啤酒、火锅、老火汤等高嘌呤食物后会痛风发作。”宁麟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尿酸高的情况,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需要及时就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两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就称之为高尿酸血症。”宁麟表示,无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不但可引起痛风发作,还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肾结石、尿酸性肾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相关,建议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诊。
宁麟提醒,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痛风也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未经治疗或者不规范治疗的痛风患者,会导致严重疾病,如手、足、膝、肘关节等长出巨大痛风石,导致关节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生活,个别患者甚至不能行走,需要坐轮椅。如果尿酸结晶长期沉积在肾脏,还会导致肾功能逐步下降,严重的话会引起肾衰竭,并进一步发展为尿毒症。“关节不痛,不代表痛风治愈,治疗痛风,切忌痛时乱服止痛药物,疼痛缓解后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宁麟提醒,患者在急性期疼痛缓解后,一定要长期到肾病科门诊复诊,遵医嘱坚持规范降尿酸治疗,以免造成进一步的脏器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