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研究报纸排版。
学生们走出校门拉赞助。
“优秀实验报告筛选好了吗”“好书推荐这里再加点内容”……在江门市范罗冈小学的科创室里,雅范少科社的学生们正在商量第4期和第5期《小小科普报》的内容。大家各抒己见,各司其职,只为报纸的质量能做得更好。《小小科普报》是由雅范少科社的学生独立制作、科学老师谭政指导的一份属于小学生自己的报纸。从选题、征稿、组稿、编辑、校对、排版,均是由雅范少科社的学生们“一肩挑”。今年4月30日,《小小科普报》发行了第1期,成为雅范少科社面向全校进行活动报名、人员募集、科普宣传的平台。这份报纸不限主题、不定期发行,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翠玲
深入体验办报全过程
一份报纸从构思到编排需要经历哪些过程?雅范少科社的学生们每一个环节都亲身体验了。
五(2)班学生赵天恩是雅范少科社的副社长,也是第3期《小小科普报》的副主编。制作第3期时,还有当时未毕业的学长带着他一起做,接下来的第5期就将由他主导编排了。“做一份报纸不容易,我们要思考每个栏目放什么内容,要不要开设新的栏目,如何保证内容的质量。后期编辑、排版也是我们自己完成的。”赵天恩说。
即将发行的第4期目前正在编排中,由雅范少科社社长、六(3)班学生苏子晴担任主编。为了尽快做好这一期的内容,她还奋战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因为第一次独立担任主编工作,工作量比较大,晚上写完作业之后,我就构思排版,不知不觉就很晚了。”苏子晴说。
《小小科普报》的固定栏目有“优秀实验记录”“优秀实验故事”等,不定期发布一些比赛活动招募、投稿指引、人员募集等信息,还会及时根据同学的需求新增栏目。如在第2期报纸中,五(5)班学生温隽仁提出的“好书推荐”栏目就被采纳了;六年级学生吕懿彤则向第5期报纸投稿,内容是参加木牛流马比赛的失败经历。“不是只有成功的经历才值得被知晓,以自己失败的经历鼓励同学们不要害怕失败,同样重要。”吕懿彤说。
走出校门拉赞助
“从来没想过,‘话多’在雅范少科社里居然是一种优点。”自从加入雅范少科社后,赵天恩不止一次向老师感叹。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不仅因为他很多点子和想法能够在社团里实现,还能在为《小小科普报》拉赞助的过程中发挥这个“优点”。
在第2期《小小科普报》中,其中一个版面多了一个“广告位”,那是由赵天恩自己争取回来的。“我主要是去学校周边的一些商户拉赞助。在这之前有了2次失败的经历,因为我找到的都是一些连锁餐饮店,他们投放广告还需要总部批准,所以失败了。成功的那一次,是妈妈的朋友经营的一家不锈钢公司,得知我要为学校的报纸拉赞助,也看了一下我们的报纸,决定赞助我们400元。”赵天恩说。据了解,赞助会用于报纸印刷和稿费发放。
谭政表示,为报纸拉赞助不是要求学生们一定要成功,反而希望他们能多些碰壁。“在和其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训练口才、提升社交能力很有帮助,拉赞助成功与否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让他们去尝试、去锻炼。”谭政说。
最近一次为第4期拉赞助的过程中,赵天恩不再“孤军奋战”,有了更多的同伴,五(2)班学生余佳琪就是其中一员。“我们总结了之前失败的经历,发现找全国连锁的品牌反而不太好,最好是找江门本土品牌,成功希望会更大一点。”余佳琪说,上周,他们带着报纸到学校周边的商户继续拉赞助,其中一家本土餐饮品牌有望成为下一期的“赞助商”。
和读者“双向奔赴”
“让大家因为读了我们的报纸而对科学产生兴趣、热爱科学,就是我们办《小小科普报》的意义所在。”苏子晴说。谈到制作《小小科普报》的意义,雅范少科社的学生都认为,向大家传达科学知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是最终目的。
目前,雅范少科社共有100多名成员。雅范少科社秘书组成员、六(3)班学生陈圣姿和黄嘉琳负责“优秀实验记录”栏目的征集工作。她们会不定期组队去每个班里收集实验记录。“同学们都特别积极,有时候没顾上看一些同学的实验记录,他们还会有点失落,我们就会及时跟他们解释。”陈圣姿说。上学期末,她们在全校收集了300多份优秀实验记录,整理成册,并挑选较为优秀的刊登在报纸上。“同学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采用,而我们觉得如果大家能够从优秀实验记录中受到启发,把自己的实验记录做得更好,那我们就很有成就感了。”黄嘉琳说。
从往期的发行效果来看,《小小科普报》主创团队与读者形成了“双向奔赴”。“我们通过报纸发布的招募信息,效果都不错。很多同学踊跃投稿,还会跟我们提意见。”苏子晴说。
“我们把办报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们也认真地对待每一期的办报工作。本来第1期只是试试,也告诉他们如果办得不好就没有下一期了,没有规定他们多久就要出一期。不过,学生们非常有责任感,每一期报纸的质量都不错,俨然成了‘办报小行家’,还迈出了拉赞助这一步,这个学期也马上迎来第4期和第5期了。这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走向未来’。”谭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