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广播剧精品送基层”活动走进蓬江区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12-12 07:26   

    江门日报讯 (记者/刘淑君)今年是广播剧诞生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剧事业繁荣发展,12月8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精品送基层”活动走进我市蓬江区,并在蓬江区紫茶群福学校举行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参加活动。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作为全国广播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社团组织,始终秉承“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宗旨,本次为江门蓬江送来百部精品广播剧,作品题材丰富、大气磅礴,聚焦乡村振兴、大国重器、文化传承、英雄楷模、军事国防、环境保护、“一带一路”、红色革命等内容,将创新以广播剧的形式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培养。蓬江区将通过举办广播剧欣赏会、创作培训等形式,开展广播剧思政大讲堂,探索打造蓬江特色广播剧文化品牌,提升广大基层群众对广播剧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据悉,这也是江门和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合作创新思政教育的共同探索。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蓬江区聘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国华担任蓬江区“百千万工程”特聘专家,为促进蓬江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相关链接

    专家学者期待江门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广播剧作品

    江门,作为我国著名侨乡,孕育了陈白沙、梁启超等历史名人,诞生了沙飞、戴爱莲等一批文化名家,涌现了陈少白、龚昌荣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留下了很多江门籍爱国华侨华人的传奇故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江门获得了一众专家学者的青睐。

    “江门在我国广播剧创作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原司长、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广播剧作为一种文艺作品,与学校思政教育结合开展,对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着积极作用。本次“广播剧精品送基层”活动来到江门,既是因为江门身处广东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也是因为江门有着独特的侨文化、传统民俗、古老街巷、传统建筑等内容,能为创作特色文艺作品提供丰饶的土壤。接下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还将深入江门开展采风采访活动,为以后创作新的广播剧搜集题材。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王锐表示,早在2015年就曾和江门合作创作广播剧《南楼往事》,“江门是著名的侨乡,有很多优秀的题材可以挖掘,近期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本土广播剧。可以说,江门在我国广播剧创作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一名导演,非常期待江门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广播剧作品”。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郭志英表示,她与江门的渊源深厚。5年前,她曾和广播剧《今生无悔》的主创团队来到江门,采集和宣传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故事。“今天再次来到江门,带着后续新创作的广播剧《问天》,别具意义。”郭志英说。

    近年来,江门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打造“10张城市文化名片”为抓手,不断深耕本土文化、活化历史人文资源,运营好江门特色文化新IP,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江门市选送的广播剧《等你归来》曾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江门市委宣传部参与立项的广播剧《今生无悔》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蓬江区推出的话剧《良溪早晨》、音乐剧《戴爱莲》等,一大批彰显江门独特魅力文艺佳作获得广泛赞赏。

    “让广播剧走进江门千家万户”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坦表示:“希望借助这次活动,让广播剧走进江门千家万户。”

    活动当天,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何帅代表广播剧《禾下乘凉梦》的创作团队,现场分享了剧目背后的创作故事,勉励青少年奋发向上。

    江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江门举办精品广播剧送基层活动,既是对江门文化事业发展的肯定和认可,也是一次让我市广播剧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良机。希望借此次共商交流机会,进一步激发本地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广播剧创作者的创作热忱与灵感火花,创作出更多具有江门特色元素的优秀广播剧精品,讲好江门故事、中国故事、时代故事。(刘淑君)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钟建基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