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丽村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下丽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沙塘镇下丽村下辖4个村小组,户籍人口674人。近年来,下丽村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对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标准,深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获评开平市标兵文明村、江门市生态文明示范单位——森林家园、开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等。
江门日报记者 李淑珩
沙塘镇供图
A 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满盘棋”
“想要激活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满盘棋’,落好党建引领‘关键子’十分重要。”沙塘镇下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健华坚定地说。
下丽村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每月组织生活清单,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等形式,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让党员学理论、当先锋、显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
“一直以来,下丽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村内退伍军人、青年团员、志愿服务队队员常态化参与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选树道德模范,为广大群众树立正确导向,弘扬正能量,推进德治建设。”陈健华介绍道。
下丽村还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广大党员群众纳入积分管理范畴,对党员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进行量化积分,党员群众可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必需品。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得到激发,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村民之间可以通过互评互比攒积分,我们逐渐探索出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全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激活移风易俗新风尚,兑出乡村新面貌。”陈健华说。
此外,下丽村还用好用活开平市首个乡村“法官工作室”,与开平市人民法院结对共建,“零距离”为村民提供司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多元化法律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庭”,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值得关注的是,下丽村在着力加强阵地建设提升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外延,推进整村规划融合发展。“我们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周边配套建设党史墙、党建广场、乡规民约制度墙。同时,对村内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条红色元素与党建元素相结合的特色景观线路,搭建起党员学习理论、群众了解政策、干部联系群众的平台。”陈健华说。
B 盘活闲置资源
促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走在下丽村的乡道上,一家富有文艺气息的企业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下丽村积极带动村民发展经济,通过发动外出就业青年回乡创业,盘活村内闲置资源,丰富乡村产业类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提升青年人才致富能力,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我是土生土长的下丽人,如今在广州经营一家展览企业,企业颇具规模后便想将厂房搬回家乡,反哺家乡。”广州斌达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劳文达说。2021年底,劳文达回到下丽村,租下了已经荒废的下丽学校教学楼,将其改造成厂区,每年为下丽村集体增加3万元的收入。同时,他拓宽了旧校门前的村道并装上了路灯。“以前,这条村道很窄且没有路灯,很少有村民经过,现在好了,大家茶余饭后都喜欢绕着村道散步聊天,这里渐渐热闹了起来。”陈健华开心地告诉记者。
“每到赶工期,我们便会向下丽村以及周边村的村民发出邀请,招揽电工、木工等,最多的时候,可带动40余名村民就业。”劳文达说,每次见到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他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就是我将厂房搬回家乡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计划与企业合作,进一步盘活下丽村的旧学校与旧粮仓,提高文旅品牌价值,探索打造‘文创+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将旧学校打造成特色餐饮店,将旧粮仓打造成旧农具展览和陶艺制作体验馆,并依托荷花池边的连片农田和村内的鱼塘,打造‘亲子采摘+休闲垂钓’生态旅游观光项目。”陈健华展望道。
此外,下丽村还以村组联营的方式,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为村民创造更多增收渠道。如,盘活村内多连体钢架大棚无公害蔬菜基地,引导原蔬菜用地租赁方及时进行重新转包,并加强蔬菜育苗、粮食作物种植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为村内及周边村的农户提供工作岗位,带动村民增收。
C 坚持为民办实事
建设宜居家园
近年来,下丽村逐步修建完成总长约800米的环村路并铺设沥青,基本实现集中居住区主干道全面硬底化。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村完成了下叠线及连接线的硬底化,以及筷子围上桥、镇海渠桥的重建,推动4条高标农田机耕路实现水泥硬底化,切实保障村民出行安全,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陈健华说。
同时,为进一步满足村民日常文体需求,下丽村还对村内知青楼前的文体广场进行了整体翻修,为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供合适场所。另外,开展春咀村及其周边风貌提升工程,包括为池塘加建围栏等,切实保障村民日常出行安全,改善村容村貌。
为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下丽村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设置了2处垃圾分类收集点、5处垃圾收集箱,聘请保洁员2人,落实村庄常态化保洁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建设并启用2处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管道连通全村各户,实现全面雨污分流。同时,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每周开展人居环境日常巡查,设立问题整改台账。
下丽村还着力推进乡村绿美建设工作,制定村庄年度绿化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热心群众、企业积极参与认捐认种,在村内的“五边四旁”见缝插绿。健全绿化管护责任制,坚持“三分种树,七分管护”的原则,将绿植管护工作任务分配到各个网格,构建“绿化+网格化”科学管护机制,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组长,村干部、村民党员、保洁员、志愿者等为网格成员,做实乡村绿化管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