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博馆为外地游客打开了解江门的“窗口”
从“文博粉”成为“城市粉”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2-05 07:27   

市民游客打卡侨博馆欢度春节。

市民游客打卡侨博馆欢度春节。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 黎禹君) 从“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看江门城市发展史,参加小醒狮表演等特色活动,打卡《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春节期间,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连连刷新场馆人气纪录。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2月4日,记者从江门市博物馆了解到,1月28日至2月4日12时,侨博馆累计接待游客35397人次;共举办30场特色活动,场场精彩纷呈。这座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展陈方式,成为展示江门侨乡文化的重要窗口。

    来自陕西西安的王嘉东是十足的“文博粉”,每到一座城市必先打卡当地博物馆。这个春节,他和朋友一起来到侨都江门,开展为期七天的“深度游”。此次江门行,他们的第一站就选择侨博馆。

    “走进博物馆,去沉浸感受某一段历史,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时空隧道的列车,这种感觉很奇妙。”王嘉东去过很多地方,但不管到哪里,当地的博物馆是一定要转转的。在他看来,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精神特质,在侨博馆的展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近期热映的电影《唐探1900》中蕴含的华侨历史,也让侨博馆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专程到访重温历史。

    历史在这里折叠。走进侨博馆,馆内通过文字叙述、形象叙事、景观叙事,将博物馆展厅、展品、观众有机组合在一起。目前,侨博馆收藏华侨实物4万多件(套),包括五邑银信(侨批)、华侨护照等馆藏精品,展览对江门籍华侨华人史迹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展示。

    文化在这里传承。江门侨乡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既有岭南文化的底蕴,又融入了海外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侨博馆展现的侨乡建筑、饮食文化、民俗活动等都体现了这种文化交融的特点。

    此次旅程首站的满满收获,让王嘉东爱上这座城市,从“文博粉”变为江门的“城市粉”:“华侨精神是侨乡文化的核心,江门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会推荐更多朋友来这里游玩。”

    放眼全国,文博场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都在不断增强。在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一知看来,“文博热”的背后是“中华传统文化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验的丰富,以文化、历史为标识的文博场馆、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广大游客的“必选项”。

    为此,大年初一至初七,侨博馆共策划举办了30场特色活动,包括红包派发、侨博研学、小醒狮表演、猜灯谜等,极大地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既有趣味横生的互动,又有动手实践的创作,这些活动让我们能够深度体验侨乡文化。”来自深圳的游客陈正婵说。

    透过“博物馆热”现象,我们看到了江门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乘势“三通道”历史机遇,未来必将有更多外地游客走进侨博馆,深入了解江门这座城。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高东辉表示,接下来,侨博馆将积极融入“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版图,加强与珠江东岸香港、深圳等城市文旅合作,推出串联侨博馆等经典景点的“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走进博物馆,助力提升江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责任编辑: 张宽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