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字当头,江海如何挑重担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2-13 07:29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江海区要勇当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邱昱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江海区要勇当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邱昱 摄

    □江门日报记者 胡晴晴

    2025年的产业新风,强劲地吹来了。

    “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在广东“新春第一会”上,3家科技企业被“点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热议话题。

    春风拂面,“革”字当头,产业竞争的落脚点,再一次重重地落在了高质量发展上。广东作为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门提出“大梁要一起挑”。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市委赋予江海区勇当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的使命任务。

    江海如何挑重担,“革”出新气象?

    2月11日,江海区用了1天的时间,集中召开区委十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招商育商攻坚行动誓师大会,吹响“新三十年再出发”的奋进号角,发出“奋力打造珠江西岸现代产业枢纽”的号召,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不负春光、敢闯敢干、真抓实干,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挑重担,江海区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全会报告在回顾江海区成绩的同时,也客观分析了当前的问题和挑战。细看这些问题,循着江海的发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国家高新区正在“自我加压、勇挑重担”。

    说到“经济质量”,江海区以先进地区指标为参照,认为R&D占比、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仍需往上走;说到“城市品牌”,江海区以国家高新区的标准要求自己“走在前、勇争先”……

    胸怀“国之大者”,面向未来,江海区需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区位、产业、空间、配套四重优势,在服务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在珠江口两岸融合发展中闯出新路,以江海实践为江门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挑重担,江海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动能转换新高地。

    过去30年,江海区实现了从阡陌农田到国家高新区的时代跨越,初步构建起“1+3+2”特色产业体系,完成了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转折。

    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站在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站在江海“新三十年再出发”的起跑线上,江海区更应坚定践行国家高新区使命任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相互推动,以新质生产力撬动产业变革,在新型工业化赛道上勇立潮头,让创新火炬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紧扣“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江海区委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参与共建深圳·江门经济合作区,推进“深江跨域融合服务专区”建设,推动6大国家级创新平台深度联动,招募“全球合伙人”等专业孵化团队,持续点燃国家高新区“创新引擎”。

    ——挑重担,江海区必须高举改革利剑,突破体制机制旧壁垒。

    惟改革者进。

    改革是江海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过去一年,江海区部署了300多项改革措施,扎实抓好128项工作措施转化落地,全面释放抓改革促发展动能,成效尤为显著。

    比如,实现“4个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固投中工业投资占比首次超7成,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5万户。

    又如,取得了多个“第一”。地均投资、地均税收、地均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港货物吞吐量、金融业贷款余额增速、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R&D占比等多项经济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跻身全省前列。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在广东96个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评第一。

    挑重担,江海区要保持好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发展桎梏,聚焦要素配置、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改革攻坚,用江海智慧回答时代课题,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城市能级。

    ——挑重担,江海必须筑牢安全防线,构建现代治理新格局。

    去年,江海区迎来了非户籍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历史性拐点。人口高速增长的当下,尤为考验政府的治理水平。

    直面产城融合新挑战,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江海区坚持“环境立区、产城融合”,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用智慧赋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营造安定和谐社会氛围,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最优环境。

    细翻此次江海区委全会报告,不少新目标、新任务的提出,足可见江海区朝着“人才友好型城市”迈进的决心和信心。如打造港澳居民创新创业首选地、探索推进AI智慧政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美学总顾问重塑门户形象,建设一批花景大道(市民花田)等城市美景、高标准创建20个“无废城市细胞”、用4年时间实现“耕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聚集、生态优美”等。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站在积厚成势的机遇期、爬坡过坎的调整期、动能转换的接续期,江海区唯有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坚决扛起“门户担当”,拿出“新三十年再出发”的闯劲拼劲,方能“革”出一个新江海,方能在服务全省、全市大局中“挑起重担”,展现江海担当。

    东风浩荡,春光正好。江海区,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吧!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