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用望闻问切进行诊疗。
在电影《唐探1900》的奇幻世界里,观众不仅被烧脑的案件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更被其中巧妙融入的中医元素深深震撼。影片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将中医的望闻问切和穴位刺激融入剧情,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中医的魅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关注。那么,电影中的望闻问切究竟指什么?中医点穴又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跟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海波的解读,一起揭开这些中医智慧的神秘面纱。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冯晓琳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的智慧
在中医的世界里,望闻问切是中医师诊断疾病时的四大基本方法,最早由古代名医扁鹊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医师在诊病时,首先要对患者做最全面的了解,从而形成判断(诊断),才有之后的理法方药。而望闻问切,正是中医师最依赖的四种诊法。”林海波表示。
望,指的是观察患者的气色、形态等外在表现。比如,大家熟知的“看舌头”就是望诊的一部分,通过舌象可以判断体内的寒热虚实。
闻,聆听患者的声音、气息等。声音的强弱、呼吸的节奏都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问,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通过详细的问诊,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的来龙去脉。
切,则是通过摸脉象来感知患者的身体状况。如“三指把脉”就是切诊的典型手法,脉象的浮沉、迟数等都能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
“这四种诊法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只有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判断病情,对症下药。能否熟练运用望闻问切,也是衡量一名中医师水平的重要标准。”林海波表示,通过这些方法,中医师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点穴:经络上的“开关”
电影中,中医师通过点穴来封住痛感、激发力量,让观众对中医点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海波解释,中医点穴其实是刺激穴位的一种疗法。在中医看来,人体之所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能够抵御疾病、保持健康,靠的是经络系统的协调作用。而穴位,就是经络体系上的关键点,一般认为有361个。
通过手指点按、毫针针刺、艾灸干预等方法刺激穴位,可以激活经络,进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和防病保健的作用。“虽然电影中的点穴场景是文艺创作的手法展示,但合理的穴位刺激确实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林海波说。
在电影中,中医师通过刺激手三里穴、阳陵泉穴和气海穴来激发人体的潜能。那么,这三个穴位究竟位于何处?又有哪些功效呢?
手三里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2寸处。具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功效。大家更加熟悉的可能是足三里,这两个穴位功能比较接近,手三里偏于透泻,足三里偏于缓补,可以协同使用。
阳陵泉位于小腿的外侧面,膝关节以下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隶属于足少阳胆经。“这个穴位有非常显著的舒筋活络及疏肝利胆作用,一般遇到筋骨劳损及情绪障碍的患者,我们会优先使用这个穴位。”林海波介绍道。
气海属于“任督二脉”中的任脉,位置就在肚脐眼下1.5寸,也是非常高频使用的一个穴位,具有温养、强壮全身的作用,是居家保健的常用穴。医生常用它来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的疾患,老百姓多用它来调理全身怕冷、夜尿频繁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