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杨国英
“市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个头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市政协委员、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陈松说。
2017年,陈松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并连任至今。履职期间,他关心大局、情系民生,充分利用政协平台,深入基层调研,汇聚民意。8年来,他先后提交提案近50件,多件提案被评为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1件被列为重点提案,为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履职期间,他深入基层、聆听民意,切实搭好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正如他所言:“不为人民说话的政协委员,不如回家卖红薯。”
提案撰写过程中,他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此,他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以确保自己的建议能够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
2024年,陈松提交了5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提案,成为市政协2024年提案立案最多的委员之一。其中,《健全帮扶机制,促进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这一提案耗费了他最多的时间与精力。“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是政府救援队伍的重要补充,其专业性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安危。”陈松认为,当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发展还存在资金不足、救援队伍水平待提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陈松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
陈松还持续关注我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管理问题,经过3个月的深入调研,撰写了题为《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管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推动下取得实际成效,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回顾过去,陈松聚焦的多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履职原则,他说:“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我要反映的事!”
陈松表示,他将继续推动更多利民惠民的举措落地,为江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