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向好
“进”的步伐稳健
2024年,蓬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955.25亿元,入选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降至33%,工业投资占比提高至48%,核销消费品以旧换新奖补资金总额居全市第一,房地产销售面积超107万平方米、占全市近四分之一、排名全市第一。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565.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贡献全市近四成的贸易增量。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创”的红利释放
蓬江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完工通车;1342项政务事项实现“湾区通办”,港澳企业和群众“零出关”即可办理524项政务服务;杜阮凉瓜成为江门首个获得“湾区认证”产品,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用”。
在全市率先实现“综合窗口”改革,各行政审批事项申办材料再压减36%,97项涉企中高频事项提速79.6%。在全市首创“视频办”政务服务,341个高频涉企涉民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成功入选2024年广东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实施区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改革,新增AA+和AA信用等级评价企业各1家,改革经验成功入选全国2024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创新经验案例。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好”的势头强劲
棠下镇连续6年入选全国千强镇、成为以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省级试点,杜阮镇连续4年入选全国千强镇,荷塘镇入选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全区75个村、居(经联社)集体经济收入达16.9亿元,杜阮镇上巷村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棠下镇良溪村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村活化利用入选全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蓬江区完成8.6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95%的行政村(涉农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粤桂协作深化拓展,消费帮扶产品金额达3786万元。“恩货进蓬”推动江南蔬菜禽畜批发市场从恩平购进农产品超500吨,总价值超190万元。
绿美蓬江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持续推进,完成林分优化406亩、森林抚育914亩,新植树超6万株、完成率235%,打造36处主题林。
坚持制造业当家
“新”的优势凸显
平台方面,蓬江产业园在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推进低效用地改造,先行启动项目13个。
产业方面,“3+2”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增长7%,摩托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布局低空经济,引进固定翼无人机等4个项目。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17家;9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科创方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排名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存量排名第一。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认定为全市首个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全区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商标有效注册量均居全市首位。完成江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2712人、位列各县(市、区)第一。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惠”的力度加大
蓬江区全年民生支出28.15亿元,高质量完成区人大代表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
城镇新增就业超1.1万人,新增持证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数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建成江门市实验中学高中部等,新增各类学位近2500个。获评广东省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
棠下镇卫生院成功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评审,获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85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通跨省、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高效运营长者饭堂18家,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1户。新增56家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2420个。雅怡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成为全市唯一成功获批的国家级项目点。
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554套,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9个。
河湖长制连续三年考核“优秀”;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区图书馆(陈垣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棠下镇良溪村广场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昨天今天》《良溪 早晨》等原创文艺精品荣获多个全国、全省奖项。
守牢安全底线
“稳”的基础巩固
蓬江区培育“禾美+”调解品牌体系,创新矛盾纠纷“弱信号”管理模式经验在全市推广。杜阮镇、白沙街道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镇(街道)。白沙街道甘化社区等3个村(社区)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下降22.4%和34.96%,涉政治安全、个人极端案事件“零发生”,平安建设满意度全市第一。(罗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