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晶进行检验工作。
李华燕检查患者情况。
朱敏林(中)与同事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有这样一群女性医务人员,她们以白衣为甲,以仁心为盾,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们是守护生命的医者,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巾帼担当”。“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我们走近三位来自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不同科室的女性医务工作者——她们是党建引领下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患者心中温暖的灯塔,更是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的缩影。让我们致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巾帼英雄,致敬她们用一生践行的医者誓言,致敬她们为健康事业注入的磅礴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何雯意 通讯员 曹昆恒
谭家晶
当好临床诊疗的“侦察兵”
她既是医院检验科的骨干力量,也是有着22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获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就是检验科副主任检验技师、主治检验医师谭家晶。
近年来,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围绕“三强三好”党建内涵,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为医技药剂党支部委员,谭家晶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她的熏陶下,医技药剂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医德医风教育、技术练兵等举措,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
每个工作日,谭家晶坚持第一个到岗,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时为同事解决疑难问题。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前往发热门诊值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临床诊疗的“侦察兵”,检验科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治。谭家晶和同事们始终严格操作、认真核对,为患者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
在集体的努力下,检验科的检测设备不断升级,检测项目覆盖广泛,质量管理严格,连续多年在广东省室间质评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此外,实行快速响应机制,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并提供线上报告查询、优抚对象绿色通道、检验结果解读咨询等便民服务。他们还承担区域公共卫生筛查和基层医疗支持工作,为本地居民提供免费筛查和体检服务。
在检验科的17人中,女性职工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达5人。谭家晶自豪地说:“女性在我们科室绝对能顶半边天!”
谭家晶不仅技术过硬,更以细心和敏锐的职业素养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信任。一次夜班中,一位年轻女性因腹痛难忍,前来验尿常规。谭家晶凭借丰富的经验,多询问了几句病史和症状,初步判断可能是宫外孕。她立即用快速试纸检测尿样,结果呈弱阳性,随即联系接诊医生进行B超检查,最终成功实施急诊手术。
近年来,该院就医环境焕然一新,设备设施不断完善,医护水平日益增强,科研能力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作为医院发展的“主人翁”,谭家晶深感荣幸。她表示:“未来医院的发展需要我们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积极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创新技术,为市民提供更精准便捷的医疗服务。”
李华燕
让老有所“医”更有温度
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神经内科(老年病二区),有一位医生不仅以精湛的医术守护患者的健康,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她就是神经内科主任李华燕。
李华燕所在的神经内科,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康复治疗、帕金森病管理、老年病康复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不仅注重个体化治疗,还引进了现代康复设备,帮助患者从专科治疗到康复训练,最终回归社会。
在日常工作中,李华燕运用专业技术和贴心服务帮助患者。其中,有一位老年患者因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经过科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不仅恢复了吞咽功能,还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李华燕说:“让患者康复并回归社会,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神经内科共有22名医护人员,其中女性占比高达86%。李华燕认为,女性在医疗行业中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如敏锐的感知力、细腻的表达能力和强大的协调能力。
除了配备专业医护队伍,这里以医养结合为特色,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我们针对老年患者进行规范的疾病诊疗、健康指导、用药指导、营养指导、生活能力康复指导等,让老年患者得到24小时不间断的全面医疗和护理,让家属放心。”李华燕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科还和康复治疗中心建立紧密联系,开展以吞咽障碍、运动障碍、构音障碍、感觉障碍、气管切开患者肺部康复功能锻炼等临床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团队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在危重病人、预防压疮、预防跌倒、预防坠积性肺炎、深静脉置管护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作为医院的老员工,李华燕见证了该院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从内科系统的扩展到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从党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再到儿童保健中心、疼痛科、创伤急救中心、老年医学中心等新专科的成立,该院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患者。这些发展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升级上,更体现在服务理念和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上,深受市民好评。她说:“这些变化离不开医院党委的领导,以及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作为‘主人翁’的我们,坚持做实事、做好事、做真事,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朱敏林
温情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在该院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一区),有这样一位护士长,不仅是科室护理团队的领头人,更是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她就是朱敏林,一位在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30余年的护理工作者。
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护士长,朱敏林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多为高龄、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病情复杂且护理难度大。面对这些挑战,朱敏林从未退缩,而是以更加细致和耐心的态度投入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注重心理疏导。她常说:“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更是对患者身心的全面关怀。”
在老年病区护理领域,压疮护理一直是一道棘手的难题。朱敏林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在压疮预防和治疗方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压疮护理模式。她回忆说,去年科室收治了一位80多岁高龄、骶尾部大面积深度压疮患者。这位老人已辗转多家医院,医生建议进行植皮手术,但考虑到老人的年龄和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大,并已经出现脓毒血症。老人的家属后来听说该院的压疮护理技术非常出色,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求诊。面对如此复杂的挑战,朱敏林带领团队迅速响应。通过精心细致的清创处理、定期换药、营养支持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与精心呵护,患者的压疮奇迹般地完全康复了,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家属的经济负担。后来,老人家属赠送了锦旗以表达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作为护士长,朱敏林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她注重培养年轻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定期培训、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方式,全面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她还积极推动护工培训,为患者提供安全贴心的服务,获得了家属的高度认可。
对于未来的工作,朱敏林充满信心。她表示,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职业,只有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接下来,她计划进一步优化压疮护理流程,探索更多创新技术,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