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开平当下实际与长远规划,从产业创新、文旅融合、民生保障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他们着眼新质生产力,为创新驱动探路;聚焦文旅资源,力求激活侨乡魅力;关注农文旅协同,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心系民生福祉,推动微实事落地,以实际行动为开平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文/图 张华炽 李淑珩 敖转优
开平市人大代表,马冈镇联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泳怡
建议升级改造县道X534金北线
在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开平市人大代表,马冈镇联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泳怡提出关于县道X534金北线道路升级改造的建议。
据了解,县道X534金北线是连接马冈镇与沙湖镇的交通要道,服务两镇20多条自然村、1.2万常住人口。梁泳怡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这条道路路面仅宽4米,狭窄且线形弯曲,会车困难、人车混行现象频发,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同时,排水系统常年淤塞,每逢雨季,积水严重,给群众通行带来更大困难。“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出行需求不断增加,现有道路状况不佳,不仅制约了马冈、沙湖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发展,更对群众的出行安全构成威胁。”梁泳怡说。
为此,梁泳怡建议开平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县道X534金北线升级改造项目纳入2025年县道升级改造计划。在具体改造措施上,梁泳怡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道路拓宽至6.5米,并采用水泥硬底化路面;合理改造弯曲路段,优化线形设计,有效消除视野盲区;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全面疏通和升级,完善排水系统,解决雨季积水问题;在关键路段增设警示标志、减速带及照明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进一步提升道路安全性。
除了交通问题,梁泳怡还十分关注马冈镇的特色产业发展。目前,马冈镇正全力推动马冈鹅预制菜和马冈凉粉两大研发中心投产运营,并积极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马冈鹅)。梁泳怡认为,全产业链发展对于做大做强马冈鹅这一“土特产”意义重大。通过构建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还将有力促进马冈镇乃至整个开平的经济社会发展。“期待相关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梁泳怡说。
开平市人大代表,苍城镇大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幼琼
盘活闲置用地 引入更多优质项目
“苍城镇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尤其是在土地利用和产业培育方面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平市人大代表,苍城镇大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幼琼说。如,苍城镇盘活近千亩闲置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盘活闲置用地,不仅可以引入更多优质项目,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林幼琼表示。
林幼琼还提到,近年来,苍城镇引入8个超亿元项目,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大动力,“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林幼琼认为,苍城镇取得的成果印证了“特色产业+项目驱动”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建议政府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同时,她表示,大罗村将紧紧围绕苍城镇党委中心工作,带领群众努力奋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林幼琼表示,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关注民生需求,积极建言献策,为开平市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乡村一定会更加美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
开平市人大代表,龙胜镇龙胜墟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健锋
聚焦乡村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
“开平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阻碍。”开平市人大代表,龙胜镇龙胜墟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健锋说。
为此,张健锋建议开平市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基础设施方面,着重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条件。比如,对破损的农村道路进行修缮与拓宽,保障村民出行及农产品运输顺畅;升级老化的供水供电设施,确保水电稳定供应;加强通信基站建设,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与质量。在公共服务领域,努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尤其是在偏远乡村地区,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优化医疗设施配置,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此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对于龙胜镇2025年的发展,张健锋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要强化金牛山产业园要素保障。“园区企业不断有入驻、产业链逐渐延伸,发展规模趋于饱和,希望政府合理调整土地空间规划,为园区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增强园区的招商吸引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张健锋说。
同时,他表示,要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张健锋建议对中小企业加强政策性资源扶持,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同时,深化产学研对接,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输送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开平市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开平市政协委员、民盟开平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张伟津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开平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布局的关键节点上,开平市政协委员、民盟开平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张伟津认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和主要阵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开平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节最火的事件,就是DeepSeek了。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和主要阵地,当前,开平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必须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张伟津结合热点娓娓道来。
张伟津建议,在政务服务层面,应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劳务用工、医疗教育、城市交通、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潜力,发挥人工智能强大的推理能力,推动AI应用场景创新,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各行业核心业务流程,推动城市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外,张伟津还建议政府鼓励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新兴数字化工具,积极探索高端、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技术工艺,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加快建立产学研平台,通过与科研单位、高校合作交流,强化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核心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推动行业创新提质。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张伟津说。
开平市政协委员、澳门开平青年会副会长伍雅芬
文旅产业发展要找准定位
开平市政协委员、澳门开平青年会副会长伍雅芬表示,现阶段,开平文旅产业发展需找准定位,构建“静动结合”的布局。
“静态”层面,深挖开平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系统梳理和挖掘丰富的文旅资源,让文旅资源持续焕发新光彩。“动态”层面,通过开展节庆活动和文化体验项目,如龙舟赛、烟花汇演等,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让游客感受到开平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城,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文旅目的地,形成“静态资源打底、动态内容引流”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此外,伍雅芬建议加强“开平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同时,利用澳门国际美食节等活动设立开平主题展区,将开平特色农产品推介至澳门,通过“澳门节庆+开平特产”联动模式,吸引更多湾区乃至世界游客走进开平,体验侨乡文化魅力。她表示:“要让开平的农产品成为讲述侨乡故事、传递乡情纽带的文化载体,实现从‘舌尖’到‘心间’的文旅营销。”
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通车,开平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同城效应”日益凸显。“开平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侨乡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大有可为。”伍雅芬充满信心地表示,通过“静动结合”的战略布局、农旅融合的产业赋能以及区域协同的联动发展,开平将吸引更多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平市政协委员、沙冈初级中学副校长关艳梨
发挥侨乡优势 延伸农文旅产业链
近年来,开平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平市政协委员、沙冈初级中学副校长关艳梨认为,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开平侨乡资源优势,整合优质农文旅资源,延伸农文旅产业链。
“开平有全国‘双百’人物周文雍、战地记者沙飞、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等一批杰出人物。可以进一步挖掘开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特色产品。”关艳梨说。她表示,开平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具备发展农文旅融合的良好条件。
在关艳梨看来,可以依托开平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比如,做精做深大米、马冈鹅、茶叶、禽蛋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开平优品”等行政区品牌;加快提升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发展新业态;指导赤坎华侨古镇丰富业态,全力打造赤坎华侨古镇沉浸式演艺小镇,推动开平碉楼—赤坎古镇华侨文化旅游区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带动周边镇村发展;科学布局乡村酒店(民宿),扎实推进“一村一民宿”建设;围绕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天露山、大沙里欢茶谷、大塘面村等生态资源,打造集森林康养、登山露营、游湖摄影于一体的绿美生态休闲区;依托金鸡、赤水等镇的温泉资源、“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等打造集温泉观光、科普教育、行业论坛、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温泉康养度假区。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做好‘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并依托全市农文旅资源,策划侨乡文化深度游、绿美乡村深度游、科普研学深度游等体验线路。”关艳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