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举办“DeepSeek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系列沙龙首场活动
共绘“大模型+智造”创新图景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13 07:27   

“DeepSeek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系列沙龙首场活动吸引来自82家企业的近200名代表参加。

“DeepSeek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系列沙龙首场活动吸引来自82家企业的近200名代表参加。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何榕 通讯员/容德彬 颜立铭) 3月11日,江海区科学技术局联合江门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协会在龙溪湖阅读中心举办“DeepSeek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系列沙龙首场活动。来自82家企业的近200名代表,与行业专家共探大模型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展开探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共同打造特色“智造”高地。

    现场,汉宇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石磊从技术原理到实际案例的解码大模型,讲解了大模型技术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巨大潜力,揭示大模型如何将数据资产转化为生产力。中国联通(广东)新型工业化研究院核心技术部专家蒋靳则系统梳理AI通识体系,从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到DeepSeek的技术创新及产业赋能,展示DeepSeek在设备预测性维护、能耗优化等场景的落地可能。中国联通(广东)新型工业化研究院装备行业专家王洪涛提出DeepSeek“十大创新场景”“六大平台能力”,通过真实案例分享人工智能在驱动降本增效与全流程创新上的应用。

    AI正在重构制造业知识体系,让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工程科科长丁春波感受深刻。他分享了企业转型的实战经验:自2009年起,大冶摩托逐步推进智能化改造,2018年开始进行AI应用研发,2022年成立智能工程科并落地首个视觉检测项目,成功实现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内壁0.01毫米级缺陷检测。“AI在标准化数据场景中展现出惊人潜力。”丁春波以700排量发动机的镀陶工艺检测为例指出,“通过视觉识别技术,AI将传统质检精度提升数十倍。”

    对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大冶摩托已部署本地化模型,开发车机智能助手、故障排查系统等场景。“我们正尝试用AI核验UG设计图纸,辅助培训新员工。”丁春波希望,通过类似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大语言模型在企业落地、机器人试教数据标准化、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当前,江海区正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鼓励企业通过DeepSeek等AI技术破解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的痛点,构建“智造+服务”新生态。

    江门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王建生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如何让DeepSeek这类大模型真正赋能制造业,实现企业节能增效、流程再造,是亟待突破的课题。这也正是他们启动系列沙龙活动的初衷。

    王建生表示,首场研讨会侧重通识普及,接下来他们将针对江门支柱产业分赛道开展专题研讨,如摩托车行业的智能设计、五金不锈钢行业的产品设计及生产制造、电机领域的供应链协同等。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