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印 激发灵感
新会东区学校版画社团用线条和色彩讲述新会故事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13 07:28   

长达5米的《葵语新绘》由版画社团的师生共同创作。

长达5米的《葵语新绘》由版画社团的师生共同创作。

    简洁的线条、朴素的色彩、稚嫩的形象,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再到印制在画布上,有趣的版画作品是新会东区学校里倍受孩子们喜爱的存在。该校版画社团成立6年来,已有多件作品获奖。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实习生 张浩瑜

    校园版画社团多件作品获奖

    走进新会东区学校版画社团的专用教室,记者首先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版画文创作品:T恤、书签、作业簿、茶杯……同时,各式画作、大小版印机、各种油墨等硬件陈列整齐。

    “我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习不同阶段的课程,三年级学吹塑版画,四年级学纸版画,五年级学木版画。”新会东区学校版画社团老师张月华介绍,目前,社团成员涵盖三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约有20多人,社团人数稳定。

    “版画不仅有绘,还有刻、印,集绘画、设计、雕刻、印刷于一体,整个制作过程能使孩子的心、眼、手得到全面训练。”新会东区学校版画社团另一位老师区艺媚表示,为保证社团的教学质量,社团每年在全校报名的学生中筛选出有兴趣、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加入社团。

    版画社团逢周二、三、五下午开课。昨天,下课铃一响,老师还未到,四年级的同学们就拿着书包冲进教室,熟练地拿起工具,自觉练习起来。课堂上,同学们时而伏案而坐,时而手握剪刀、刻刀、滚筒,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画稿、上墨、印版等版画制作步骤。

    “版画以线条、形状、色彩、明暗、肌理等元素为表现手段,我们从最基础的版画工具使用技法开始,到主题创作引导,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灵动的内涵,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和兴趣。”张月华说。

    “我从二年级开始接触版画,现在开始尝试学习木刻版画。现在绘画能力、动手能力都有提升,我会坚持下去。”新会东区学校四年级学生薛华彧表示,版画创作形式活泼,让人很有成就感。

    “我从小喜欢画画,版画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作品印制出来后,我眼前一亮。”新会东区学校四年级学生汤玥莹告诉记者,学习版画后,她觉得自己经常能收获意外惊喜。

    据介绍,新会东区学校版画社团于2019年成立,2021年、2023年在新会景堂图书馆举办过汇报展览,已有多件作品入选国展奖项。其中,《葵乡的老凳子》《葵扇娃娃》《葵乡的房子》获得2020年全国藏书票暨小版画展少儿组三等奖;《葵扇之歌》获2020年全国藏书票暨小版画展少儿组优秀奖;《书屋梦想》《家乡新会》《我爱我国》等作品2024年获得第21届全国少儿版画展暨全国教师小版画藏书票展少儿组铜奖。

    以儿童视角讲述新会故事

    在新会东区学校的版画课堂上,老师既教授学生创作技巧,也注重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每一件作品都通过儿童的独特视角挖掘新会故事,反映新会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其中,长达5米的非遗系列版画作品《葵语新绘》是由8件版画组成的卷轴画作。通过不同的版画展示种葵、采葵、晒葵、焙扇、削扇、剪扇、合扇、画扇等新会葵扇制作环节,透过生动细腻、刚健分明的线条“讲述”新会故事,栩栩如生、细腻入微。

    “这是我们版画社团师生共同创作的。经过一个学期的社团课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参与画稿、制版、上色、印制、题字,最终完成一幅作品。”张月华表示,社团还计划继续以其他新会非遗题材创作版画作品,每个学期创作一件。

    “版画创作中,第一步的画稿环节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精心构思每一个画面的细节,从葵田的郁郁葱葱到葵扇制作的繁杂工序,都尽量在画稿中展现,力求将这一国家级非遗工艺的精髓准确表现出来。”区艺媚介绍,清晰、精准的画法或者刻法,才能确保印刷作品呈现鲜明、生动的图案,画版完成后便是上墨,需要从深色着手,循序渐进地叠加至亮色。

    “当我们看一幅版画作品时,第一时间会被它细腻的纹理和独特的质感所吸引,这些或深或浅、或粗或细、或明或暗的纹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画面效果。而带有情感的本土文化,是孩子们最好的创作素材。”张月华说。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