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主题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13 07:28   

    主题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崭露头角。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碎片化模式,以主题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等综合素养。

    ——会城城郊小学 梁仲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题项目式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以有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在“家乡的传统文化”主题项目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民俗、美食、传统手工艺等。学生们分组行动,有的走访当地老人,了解传统习俗;有的参与制作家乡美食,例如包粽子。学生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在撰写学习报告时锻炼了写作能力,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更浓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因为知识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温度的内容。

    促进知识深度融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较为分散,主题项目式学习能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四季之美”主题项目为例,教师围绕四季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优美的词句,还能深入理解了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同时,同学们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自己眼中的四季,并用文字进行描述,将语文与美术、摄影等相融合。在展示成果时,同学们需要介绍自己的作品,这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项目化学习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与探究机会。在“童话创编”主题项目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构思故事情节,有的负责设计角色形象,有的负责撰写故事。为了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同学们主动查阅资料,学习优秀童话的创作技巧。通过这样的合作与探究,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主题项目式学习涵盖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校园小记者”主题项目中,学生们需要作为小记者对师生进行采访。采访前,学生要撰写采访提纲,这能锻炼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采访过程中,学生要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提问、倾听和记录;采访结束后,学生要撰写稿件,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的文字。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这培养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策略与建议

    精心选择主题。主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例如“我的动物朋友”主题项目,利用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合理规划项目流程。从项目启动、实施到成果展示,每个环节都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如在“传统节日”主题项目中,启动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介绍项目大致内容;实施阶段安排学生分组研究不同节日的习俗;展示阶段组织学生分享成果,互相学习。

    加强指导。教师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如在“小小发明家”主题项目中,当学生在撰写发明创意报告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