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华:办好“家门口”好学校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13 07:28   

今年,江海区将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江海区将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海区景贤小学供图

    2024年,江海教育人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江海区教育局在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频频出招,聚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学在江海”金名片。

    江海潮起再扬帆,破浪前行开新局。江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华表示,站在江海区“新三十年再出发”第一年的新起点,江海区教育局将以“优质均衡”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围绕扩容提质保障优质学位供给、深化集团化办学提升教育质量、师资队伍优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四大主线,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好学校,让更多孩子“近享”优质教育。

    策划:赵兰萼 傅学超

    统筹:娄丹 采写:罗双双

    扩容提质“优布局”

    加大高中阶段学位供给

    江门日报:2024年,江海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各类优质公办学位7800个,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5年,江海区将如何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保障学位供给?

    王英华:欣欣向荣的江海区吸引了越来越多“新江海人”安居落户。随着未来发展,初中、高中的学位不足将逐步凸显,我们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应对解决。

    一是探索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二是结合不同时段小学、初中入读高峰,探索开展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办学,计划今年在景贤实验学校开设初中、小学两个学段,调整优化学校教学功能布局,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的灵活性;三是持续做好高中学位提质扩容工作,加快外海中学、礼乐中学等改造升级,推进乐贤中学建设,加大高中阶段学位供给,全部建成后将增加1500个优质公办学位。

    目前,多个项目进展顺利。外海中学综合楼、宿舍楼和礼乐中学宿舍楼主体均已封顶,正进行内外装修,计划今年9月投入使用。乐贤中学建设项目正在桩基施工中,该校位于礼东片区(原礼乐三中位置),规划新建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建筑面积15200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1200个高中学位和760个住宿床位。

    在家门口“上好学”

    实现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江门日报:近年来,江海区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江海区首次荣获义务教育阶段江门市协同教育质量评价一等奖,并再次获得市协同教育质量评价提升奖,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江海区在集团化办学方面有什么新动作?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王英华:今年,我们打算进一步推进辖区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新成立2个教育集团,实现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全覆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办好“家门口”好学校,让更多孩子“近享”优质教育。

    同时,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办学模式,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卓越品牌形象的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名校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们还制订了《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对接深圳、广州等地区,学习先进经验,邀请教育名家进行教学诊断。创新教研方式,开展协同教研,提升教研效率。加大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力度,集中资源用三年时间全面提升辖区教学水平。

    深化“五育并举”

    构建全面发展育人体系

    江门日报:2024年,江海区坚持“五育并举”,巩固“双减”成效,取得优异成绩,师生在各级竞赛中累计获奖3239项。2025年,江海教育将如何继续以“五育并举”为抓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闪闪发光?

    王英华: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化“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发展育人体系。

    一是以德铸魂。以“行走的思政课”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知行合一。二是以智启学。构建“素养导向”课程体系,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人工智能等跨学科项目,运用“三阶六步”教学模式和大数据精准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以体健身。多途径确保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分阶段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常态化开展跳绳等特色运动。四是以美育心。以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节日贯穿全年,融合课内外美育实践。五是以劳树德。着力推动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开发优秀项目课程,通过绿美校园、劳动周等实践活动培育劳动技能。

    AI赋能“育未来”

    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江门日报:去年,江海区在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同样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地区。接下来,江海区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AI赋能教育,进一步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方面将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王英华:江海区将以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先发优势为契机,坚持科教融合,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的创新之路,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激活教师队伍专业提升新动力,培育兼具数字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新时代科创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江海范式”。

    加强信息技术融合赋能,多措并举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开展“智慧课堂”专项培训,深化智慧教育平台使用,确保教师熟练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实现人工智能工具赋能教学。重视区域资源开发与运用建设,推动全域资源共享,辐射引领区域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学校教育,深化教育模式创新,促进科普与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未来竞争力。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