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春耕
鹤山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14 07:27   

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作业,提高了插秧的效率。

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作业,提高了插秧的效率。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谌磊 通讯员/胡梓文 彭梦乐)春回大地,万物竞发。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在鹤山大地徐徐铺展。3月10日,记者在鹤山市址山镇昆阳村更鼓垌高产示范片看到,这一连片高标准农田里,数台插秧机正穿梭作业,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田中,呈现勃勃生机。

    “水稻种植的集约化规模化,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址山镇昆阳村党总支书记麦文晃表示,昆阳村更鼓垌连片耕地约133.33公顷(2000亩),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环境,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

    据了解,址山镇共有耕地约1099.4公顷(1.65万亩),截至目前,址山镇早稻完成插秧面积约976.4公顷(1.46万亩)。近年来,址山镇坚持向高标准农田要产能,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已整修灌排田间渠道50条共9081米、机耕路43条共13700米,有效提高了水稻旱涝保收、增产稳产能力,切实做到粮田变“良田”,为连片规模种植、集约化机械化耕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址山镇各村党组织通过“村集体+农户+大耕户”,采取土地集中流转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做到“小水田”变“大良田”,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据统计,目前,址山全镇有种植大户50多户,共承包水稻种植约800公顷(1.2万亩)。

    址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梓彦说:“我镇的高产示范区统一供种育秧、统一田间管理插秧规格。前期,施叶分蘖肥,中期施幼穗分化肥,后期轻施粒肥,保湿增重,实行机械化生产。结合以上措施,我镇的高产示范区的水稻产量相比普通产区能增长10%左右。”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年来,鹤山市委、市政府坚定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以赴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稳步推动农民持续增收。2024年,鹤山全市完成粮食播种11853.33公顷(约17.78万亩),总产量6.38万吨。为全力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鹤山市抢抓农时、科学施策,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激励、技术赋能等组合拳,全面推进春耕春种工作。目前,鹤山全市已投入使用农机1200台,完成育秧面积3320公顷(4.98万亩)、办田面积2586.67公顷(3.88万亩)。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