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参观南楼纪念公园、聆听南楼七烈士事迹。
连日来,开平市各中小学在新学期伊始,因地制宜、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思政课堂,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思政第一课以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从生活细微处入手,让学生们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用点滴行动践行良好品德。”开平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开平教育系统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化学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激发学生奋进精神 徒步拉练中的“行走思政课”
日前,开平市东河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想政治课”——“爱我中华 ‘毅’起追光”爱国主义教育励学徒步拉练活动。此次活动由该校九年级全体师生、党员义工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全程往返约13公里。拉练队伍从校门口出发,途经北山路、环城路、西环大桥、祥龙小学、祥龙南路等地,最终抵达折返点南楼纪念公园。
徒步过程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老师们则化身志愿者,全程保驾护航,随时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并进行文明引导。抵达南楼纪念公园后,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南楼七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刻感受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还通过直观的历史教育,使抽象的爱国情感具象化,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东河中学教师凌海斌表示。
凌海斌希望学生们能用脚步丈量历史,在这片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沃土上汲取营养,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行走的思想政治课”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激发奋进精神。
“参观南楼纪念公园、聆听南楼七烈士事迹,让我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直观的认识,内心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我会把这次经历分享给我的同学和朋友,让他们也知道发生在我们开平的红色故事。”九年级学生司徒颖贤在活动后感慨道:“这次徒步拉练是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让我从中收获了团队精神,并激发了爱国情怀,这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开平市教育部门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结合广大青少年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特点,以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不断开发寓教于乐的红色主题研学教育课程和活动。
“我们将在挖掘和整理家乡红色资源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开平侨乡的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互动课堂点燃爱国热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日前,开平市长师中学举行以“心系国防,有你有我”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课堂上,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了我国国防实力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家国情怀。
课堂上,教师授课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长师中学政治教师梁裕琴介绍:“在课堂设置上,我们增加了互动环节,如有奖知识问答、小组探究活动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在合作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二学生吴美琳在课后表示:“互动课堂让我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感。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目标,更加珍惜和平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获悉,近年来,开平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聚焦课程、教师、评价等重点环节,重点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全市各学校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们怀揣着希望和梦想,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确新学期方向,踏上了新的学习征程。”开平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与发展,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思政课堂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