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会区会城城郊小学 吴玉珍
一、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成长需求。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有一个叫小辉的学生,他性格内向,在课堂上总是默默不语,成绩也不太理想。起初,我尝试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鼓励他回答问题,但他总是退缩。后来,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缺乏自信和关爱。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为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设置专门引导环节,鼓励他慢慢回答。课后,我还经常与他聊天,分享他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小进步。慢慢地,他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在课堂上也能主动举手发言了。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而是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具体的关心和引导。
二、师德的关键——敬业奉献
教育工作是一项既平凡又伟大的事业,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有时候,为了准备一堂精彩的课,我们会查阅大量资料,反复修改教学设计。
我曾经为了教授《圆的认识》这堂课,上网查找了许多有关内容,以及生活中应用圆的一些事物,做好PPT。在此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额外时间和精力,但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对学习充满热情的样子,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教师的敬业奉献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上,还体现在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上。无论是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还是参与校内教研改革,我们都应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责任。
三、师德的体现——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首先要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我们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就不能在学生面前说谎或者敷衍了事;我们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自己就要在言行举止上展现出优雅和谦逊。
曾经看到一位年轻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因为一个教学环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显得有些急躁,随口说了一句不太文明的话。虽然这可能是下意识的反应,但却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课后这位教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专门向学生道歉,并在全班强调了文明用语的重要性。这个例子告诉我,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
四、师德的提升——不断学习
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日益创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课程、教育研讨会,阅读大量教育书籍和学术期刊。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我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运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后,我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本,是我们教育之路上的灯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师德初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用爱心、敬业、榜样力量和不断学习的精神,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