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收获节活动,组织各班学生进园采摘成熟的玉米。
学生们为班级“责任田”中刚刚播种的花生浇水。
大岗小学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养成劳动习惯。
“同学们,我们播种的时候要注意把埋土的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如果埋得太深会影响花生发芽。”近日,雅瑶镇大岗小学举办“我与花生共成长”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田块进行翻土,并小心翼翼地把花生种子埋入土中。大家听着老师讲解花生成长过程的有关知识,满怀信心,期待着自己种下的花生种子茁壮成长。上述画面是大岗小学大力打造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岗小学积极构建“1+6+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打造劳动园地
学生“躬行”耕耘
“本以为种花生很简单,真上手才发现并不容易。拿锄头翻地,土块又硬又难弄,累得我胳膊打颤。播种时还得注意间距,一不小心就撒多了。但看着亲手种下的花生,我心里满是成就感,更明白农民伯伯有多辛苦了。”大岗小学五(1)班学生胡绮彤说。
3月18日,记者走访大岗小学看到,不少学生趁着下课时间来到该校劳动实践基地“躬行园”,在各自班级的地块里观察不久前种下的花生幼苗的生长情况,有的学生更拿出笔记本,撰写观察日记……
“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劳动,在校园内营造‘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学校构建了‘1+6+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其中‘1’为思政教育,‘6’为每个年级都开设劳动课,‘N’为举办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而‘躬行园’则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岗小学总务主任李佩云说。
据了解,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该校结合不同季节时令及节日,在“躬行园”内举行劳动实践活动,把蔬菜种植技术等带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享受其中的乐趣。为此,该校在为学生准备种子时会挑选大家常见的、易成活的、种植难度低的蔬果类作物,让学生可以完整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推动学生在收获中进一步提高劳动的兴趣,同时,学会敬畏生命,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劳动项目,让学生在劳动的每个阶段中都能有所收获。其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以‘知识讲解+劳动体验’为主要项目内容,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并掌握相关劳动技能;对于高年级学生,还会增加撰写观察日记、劳动体会等项目,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劳动教育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我们也会发动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作物种植的有关工序,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提升集体凝聚力。”李佩云说。
一(2)班力行先锋团、二(2)班勤耕智慧苑……走进“躬行园”的田地里,每一块田地前都设置了一个班牌,田地就是班级的“责任田”。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该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在“躬行园”内划分劳动实践区域,交由学生自主管理。同时,各班还建立“劳动教育台账”,用于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及学生的劳动过程,助力班级进一步完善劳动计划,做好每一次活动总结。
“劳动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好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意义,感受收获的快乐,学校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系列劳动成果体验活动,其中,去年9月底,我们便在‘躬行园’举办了收获节活动,组织各班学生进园采摘成熟的玉米,我们还把学生收获的玉米收集起来,交由学校食堂烹煮,为学生午餐‘加餐’,让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从而学会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学会分享。此外,同学们也可以把作物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劳动成果。”李佩云说。
从生活入手
培养劳动素养
除了让学生深入田间,大岗小学还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抓好各学段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更好地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培养劳动能力、建立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学校根据有关要求,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关劳动项目,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李佩云介绍,其中,针对一至二年级学生,学校主要引导学生完成较为简单的个人物品整理与清洗,参与教室等场所的卫生保洁、整理等劳动,初步形成以自身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推动学生养成有始有终、认真劳动的品质。针对三至四年级学生,学校则会引导学生帮忙做家务,参与公益劳动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的品质。为了推动学生形成家庭、社会责任感,养成持之以恒的劳动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学校结合五至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知识教学+实践体验”的方式推动他们进一步掌握家庭生活基本技能和种植、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技能,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等。
“都说劳动最光荣,当我做家务后,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家务的琐碎繁杂总让我手忙脚乱,这也让我对一直辛苦付出的母亲很是敬佩,如今我明白,身为子女,要主动承担家务,感恩父母的付出,感恩之情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体现在实践中。”该校三(2)班学生许慧佳说。
“目前,学校还通过开展‘无尘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劳动。其中,我们以‘无尘班级’为切入点,指导各班制定实施方案,把每个劳动岗位分配到学生个人,落实劳动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结合各班每周一节的劳动课,推动学生从参与‘无尘校园’活动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李佩云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成立“雏鹰中队”开展“无尘校园”评比工作,相关成绩将计入文明班综合评定得分。此外,对于表现优秀的班级及学生,学校会利用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学生劳动风采。而在学期末,学校还会为表现出色的班级和学生颁发“最佳组织奖”“雅美勋章”等奖项,提升学生的劳动获得感、幸福感和集体荣誉感。
李佩云表示,接下来,该校将进一步完善“躬行园”建设,增添更多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管理工作,利用好校内劳动载体,以学科融合的方式拓展课堂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