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校园,科普体重管理知识。
首批来诊群众进行诊疗体验。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甚至一部分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实施首期“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江门市疾控中心。目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情况尤为突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知道自己超重或者肥胖?江门市疾控中心介绍,目前比较科学的一个指标是体质指数(BMI)。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想要减肥,江门市疾控中心建议,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减少饮食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及其他有益于减重的行为改变等。父母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干预效果至关重要。具体可以概括为“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准时睡”。
1、管住嘴:合理选择食物,控脂肪过量,保优质蛋白,限甜食、零食及含糖饮料,规律三餐。儿童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应尽量选择“优选食物”,处于超重和肥胖时,严控“限量食物”和“不宜食物”,同时减少总能量的1/3至1/2,增加蔬菜类食物,改进烹调方式(主蒸、煮、炖、拌,减少煎、烤、炸)。
2、迈开腿:建议校内和校外每日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减少久坐,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3、多喝水:感觉口渴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应该主动喝水。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每次1杯,每杯约200毫升,建议早晚各喝一杯水,在高温天气、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等消耗量大、排出水分多的情况下,需要增加水分摄入。进餐前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适宜的饮水温度在10℃—40℃。
4、准时睡:持续性睡眠不足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长期睡眠不足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增长,尤其是在儿童早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足够让孩子养成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1个月,形成初始习惯,行动3个月,固化健康行为。祝各位旗开得胜,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吴桦轩 江疾宣)
★相关新闻
江门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升级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梁爽 通讯员/李锦如 吴跃冠)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江门市人民医院由内分泌科牵头的体重管理诊疗团队开启升级行动。3月21日上午,该院举办了体重管理门诊升级揭牌仪式。
“肥胖门诊”升级打造为“体重管理门诊”后,由多学科诊疗专家团队,为超重、肥胖、增重、塑形人群提供科学化、个性化诊疗服务,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梁焯辉表示,体重管理门诊将秉承“多学科协作,个体化精准诊疗”的治疗原则,不断提升科室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推进体重管理中心建设,打造区域领先的体重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体重管理服务。
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克慎表示,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是医院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举措。医院各部门高度重视,成功升级打造了更科学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体重管理门诊。医院将继续在规范化诊疗和患者满意度上狠下功夫,致力于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的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专病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揭牌仪式后,首批来诊群众进行了诊疗体验,并纷纷表示,以前对于肥胖问题往往忽视或采取不正确的减肥方法,现在有了专业的体重管理门诊,深切感受到了体重管理门诊的专业与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