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27 07:28   

结核病防治知识科普走进社区。

结核病防治知识科普走进社区。

当天还开展了便民服务活动。

当天还开展了便民服务活动。

    什么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如何防治结核病?今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全面提升全民结核病防治素养,推动公众强化健康意识、履行健康责任,当天,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专家走进蓬江区天福社区,并同步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直播活动,为市民带来一堂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科普课,引导居民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化防治网络,服务群众超500人次,直播观看量突破8万人次。

    文/图 何雯意 侯雪净

    建议做好自我症状监测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即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结核病的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它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身心痛苦,还可能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公卫医师李玉婷表示,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染病,“元凶”是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如果发现及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病变会破坏正常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李玉婷表示,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李玉婷提醒,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能够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李玉婷表示,结核病治好后就不会传染了。

    如果发现身边人可能患有肺结核,李玉婷提醒,可以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查。尽快前往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结核病检查。二是防。采取戴口罩、勤通风、减少人群聚集等措施预防感染。三是治。肺结核的治疗至少需要6个月,作为患者的家人或朋友,要监督和提醒患者规律服药,可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问候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何科学防控结核病?李玉婷建议,可以做好预防接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动筛查及积极干预。“建议市民做好自我症状监测,每个人都要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李玉婷表示。

    “感染结核菌”≠“得了肺结核”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被称为隐匿的健康“潜伏者”。当天,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呼吸内镜中心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陈家福,为大家带来主题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讲座。

    陈家福表示,LTBI即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定义为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性结核病的证据。

    陈家福表示,约5%至10%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会在其一生中因免疫力低下而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且大部分发生在初次感染后5年内。前两年内有5%至15%的风险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陈家福提醒,所有结核病患者家庭接触者,无论其年龄或LTBI状况如何,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超过15岁的家庭接触者LTBI发病风险高达普通人群的30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人群,如有学习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营养状况差、身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时,易发生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并不是肺结核患者,不具有传染性,可正常工作学习。”陈家福提醒,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关后续处置措施,降低发病率,如定期随访、预防性服药、增强免疫力等。

    市民为活动点赞

    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吸引参与人员聚精会神观看,不少市民还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相关知识点,也有市民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活动结束后,市民纷纷为活动点赞。

    “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以后可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市民区女士表示,虽然此次科普课堂时间短,但内容相当精彩,给大家普及了实在的知识,对于老年人科学防病治病非常有用。

    活动当天,场外还同步开展了便民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DR检查、测血压、测血糖、咨询等服务,并派送健康宣传资料等小礼品。

    活动主办方表示,通过这次科普进社区和直播活动,让更多市民朋友认识到结核病并非那么可怕,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同时,让市民朋友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加强锻炼等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宁园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