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8年剪纸特色教育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27 07:29   

    江门日报讯 (记者/钟珍玲) 3月26日下午4时,新会区会城河南小学的上课铃声准时响起,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特色剪纸课程也开课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逢周三和周五下午各一节剪纸课,这是河南小学的“专属”特色课程表,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经坚持了近18年。凭借这份坚守,河南小学成功打造了“剪纸特色学校”品牌,是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江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剪纸特色教育之花灿烂绽放。

    进入河南小学校园,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园内老师以及历届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装点着校园环境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每周两节的剪纸课,被同学们评为最喜爱的课堂。课堂上,老师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现场示范,系统讲解传统剪纸技艺,指导学生掌握四角、五角、六角等折纸方法,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从简单的团花剪纸到复杂的大型作品创作,剪纸课让我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五年级学生陈颖沁说。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创作的快乐,更成为他们表达自我的艺术语言。

    据了解,在2007年,河南小学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剪纸为突破口正式启动创建剪纸特色学校。学校专门聘请广州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叶润生教授为学校艺术总监,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一批剪纸特长教师,并组织成立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编撰校本教材。“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已经逐步形成剪纸特色教育课程体系。我们立足课堂,全面落实剪纸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就全校普及剪纸特色教育,还积极开展剪纸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剪纸兴趣小组梯队,包括基础班、提高班、精英班,做到全员参与,在全校营造剪纸文化氛围。”学校剪纸课程指导老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卢兴玲告诉记者。

    同时,为了更好地营造“剪纸乐、乐剪纸”的校园氛围,河南小学每年都会邀请民间艺术家进校园开展剪纸艺术主题讲座及专题辅导,并开展剪纸比赛、剪纸作品展、剪纸艺术节等活动。卢兴玲表示,“剪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儿童进行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学习剪纸,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素养显著提升,还因为有了剪纸这个展示平台,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更多了,眼界更开阔,也变得更加自信。”未来,河南小学将持续开展剪纸特色教育,结合“五育并举”的要求持续强化活动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宁园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