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镇地处珠三角腹地,四面环水、交通便利。罗霈 摄
□江门日报记者 邓少军 罗霈通讯员 陈智勇
区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紧抓整镇示范、加快能级提升,加快荷塘“西江明珠”等特色创建。
荷塘镇地处珠三角腹地,四面环水、交通便利,如何在新一年抢抓机遇,激活发展新引擎?荷塘镇党委书记刘屹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锚定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务实高效推进“百千万工程”,千方百计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西江明珠”荷塘名片,为蓬江奋进千亿经济强区贡献力量。
推动特色产业链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土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商引商,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刘屹介绍,荷塘镇将找准产业定位,聚焦湾区先进制造业转移机遇,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智能光电等特色产业链做大做强,“以智能光电产业链为例,我们将归档现有企业并探索试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的绿色环保玻璃制造环节,拼好产业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智能光电产业成行成市、成链成群、成名成品发展。”
纺织印染产业方面,目前荷塘镇共有500多家企业,今年将重点筹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推动该产业集群发展提质升级。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将深入推进深圳科技园江门园区“广深港澳研究孵化—蓬江落地发展”合作模式,点对点对接深圳高科技企业落地,谋划布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产销一体化市场。
在招商工作方面,荷塘镇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加大力度推动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例如会同商会领导外出招商,以‘蹭’协会会议、‘蹭’展会活动等形式,多宣传、多和企业家交朋友,并以真诚的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刘屹补充道,荷塘镇将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行业业态,加强与中山等湾区城市的产业协同,达到强链补链效果。同时,深化暖企安商,提供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到投产达效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做到“一个电话就来,一条短信就到”,以上门服务、贴心服务真正帮助企业解决烦恼与困难。
挖掘镇村经济发展新潜力
“在陆续推进蓬江(荷塘)万洋众创城、深圳科技园江门园区等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探索出更多经验做法。今年,南村村村改工程加快推进,洪盛工业园、深圳科技园江门园区二期即将开工,南华路约6.7公顷闲置用地也被重新盘活。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将积极推进多个小型旧改项目,由企业先行试改,以此提升村民收入。”刘屹说。
荷塘镇今年将积极实践“补充耕地+奖励建设用地指标”的鼓励政策,创新“筹建公益性设施+奖励建设用地指标”发展方式,转变村集体和村民“被动等待发展”的理念,挖掘镇村经济发展新潜力。
如良村村将联合三良基金会,筹措资金60万元利用暑假时间对三良小学的教学用房进行修缮加固,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并将约0.27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协天公园的升级改造,结合良村村舞龙舞狮文化打造集文化教育、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公园;三丫村将通过高标准招商引资,与投资方合作建设村级产业园和村中心商业文化广场,并由投资方在建设产业项目的同时出资改造同裕路三丫段、新建产业园区域的两条规划道路以及商业文化广场侧的良山小学校道,村集体则在产业用地租金方面予以适当优惠;吕步村将盘活耕地资源,招募投资开发主体,打造荷塘特色预制菜产业园;霞村村将组织复耕霞村市场旁约4.7公顷的成片鱼塘,种植油菜花、炮仗花等,打造“农业+商业”一体化发展的“荷塘后花园”,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旅游、观光消费。
2024年至今,荷塘镇共有11个行政村参与谋划项目,去年共计获批集体建设用地指标12.4公顷,今年预计筹备申请11公顷,将撬动农业、工业、商业、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超5亿元。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近日,为进一步激发项目建设活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举行“一月一观摩”专题调研活动,并选取了荷塘镇的高村村、禾冈村作为活动首站。
“今年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优化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创建省典型镇。”刘屹介绍,目前已确保8个村高分通过省典型村验收考核,接下来将逐步推进13个村的省典型村培育工作,实现省典型村创建全覆盖。
同时,荷塘镇深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规划建设,重点抓好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河道绿地、公共活动场所的升级改造。“西堤路今年将全线打通,东堤路、南华路预计6月开通,中泰路道路工程与中心路主干道出入口美化工程建设也将加快。”刘屹说。
另一方面,全镇继续深挖人文资源,做好红色故事基础研究和整理工作;用好强村公司、富民工坊等机制深入盘活农村资源,做好荷塘冲菜、鱼饼、锦鲤等“土特产”文章。
“在日前召开的区两会中,委员们提出‘大力发展荷塘鱼饼产业’。荷塘镇将着力推进荷塘鱼饼等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前店后厂’发展模式,打造融合特色农产品选购、制作体验、美食品尝的一体化发展平台,做强‘荷塘优品’品牌。”刘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