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激活人力资源 为现代化新江门建设注入动能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3-29 09:27   

    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近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文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人社系统将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两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改革攻坚年和作风建设年行动为抓手,稳就业、强技能、优保障、防风险,激活人力资源,为现代化新江门建设注入动能。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人社部门将如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助力江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丽:我们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根本,以激发市场活力、强化服务效能为核心,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策引领。研究制定江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行业发展目标和主要发展举措,着力培育一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骨干企业,支持中高端业态发展,强化制造业等重点行业、产业人力资源支撑。

    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我市已构建起由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台山、开平、鹤山等分园区(服务点)构成的“一园多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格局。下一步将优化园区规划布局,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深化打造“你引才 我保障”“人力资源赋能制造业”等特色活动品牌,为人力资源机构对接服务企业搭建平台。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引导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开展人力资源诚信服务机构等级认定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接下来人社部门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丽:全市人社系统将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为牵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强化就业政策落实。修订《江门市就业创业补贴申请办理指导清单》,推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二是强化重点就业群体就业服务。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能力。2025年我市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约2.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我们将做好精准对接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三是强化创业支持体系建设。推进返乡入乡创业试点项目建设,以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开展返乡入乡系列服务和活动。四是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8个“大党委+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着力抓好新会、鹤山省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小而美”的服务品牌。

    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持续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人社部门将如何进一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文丽: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全市人社系统将立足职能、主动作为,贡献更多人社力量。一是健全就业、创业、劳动关系“三大服务”体系机制,进一步优化县域就业环境。二是聚焦产业、紧缺、乡土、专业等四类人才入县下乡,强化“三支一扶”服务基层、促进人才和产业精准对接功能,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三是实施“三项工程”“园区技校”“农村电商”三个层面技能提升计划,进一步促进群众技能增收。四是深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质、“社保服务进万家”行动,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五是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数字化、便利化、均等化。

    塑造江门发展新动能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人社部门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文丽:全市人社系统将从以下3个方面发力,不断塑造江门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落实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深化“十城百校”城市引才推介工作品牌,促进不少于600名急需紧缺硕博产业人才、2万名本科或以上青年人才在江创新创业;深化“‘产教评’+‘园区技校’”培养模式,全年计划新增取得技能等级证书技能人才1.5万人次,培育数字产业工程师不少于100人;加快人才强市“新三十条”实施细则的衔接和落地,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产业人才。升级“侨才通”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举办第六届“乐业江门”创业创新大赛、广东省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咖啡师技能创新创业活动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做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推动构建与“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相适应的薪酬分配体系,深化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按规定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加快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一体推进社保“镇村通”“湾区通”“跨省通”。

    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加强治理欠薪工作,构建“全链条”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畅通劳动争议处理和举报投诉渠道,推动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持续下降。开展新业态就业友好城市建设,指导鹤山市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仁轩

(责任编辑: 陆世杰  二审:宁园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