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聚焦“好办、速办、通办、优办”目标,以绣花功夫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让服务从指尖直抵心间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4-01 07:29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覆盖我市三级政务服务大厅,2024年解决群众疑难问题686宗。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通讯员 莫月琦

    403项服务实现市内通办;1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理时限总体压缩48%,跑动次数减少82%;设立6个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专班共为企业无偿帮办代办服务1284次……近年来,“江门易办事,办事更容易”成为江门企业群众最直观的感受。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调要把实施国务院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机制,作为新的一年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深化信用江门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效能,建立服务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用好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和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

    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锚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高地目标,大力实施“江门易办事”政务服务品牌提质行动,聚焦“好办、速办、通办、优办”四大核心目标,以绣花功夫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实现群众侧政务服务体验全面升级。

    聚焦“政务服务好办”

    构建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

    3月11日,鹤山市弘乐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先生来到鹤山市行政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提交申请、审批到领证,全过程不到1小时。这是江门首宗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在鹤山成功落地的场景,便捷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感到非常满意。

    近年来,江门聚焦“政务服务好办”,构建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推进无差别办——完成市、县、镇、村四级8万项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403项服务实现市内通办。

    深化集成办——1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理时限总体压缩48%,跑动次数减少82%。

    全域推广“视频办”——实现“视频办”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和重点产业园区全覆盖,江门市超3000项服务事项可“视频办”,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服务6万余次。

    升级“一网办”——引入AI页面融合技术破解系统壁垒,江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月均业务量超3万宗。

    建立“兜底办+帮代办”双保障机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覆盖三级政务服务大厅,2024年解决群众疑难问题686宗,江门市各级重大项目政务服务专班共为企业无偿帮办代办服务1284次。

    瞄准“民意诉求速办”

    打造民企诉求响应新范式

    “蓬江区白沙街道华园东路某店铺门前的下水道长期出现堵塞现象,地面还不时有污水流出,对周边环境卫生造成很大影响,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协助解决。”日前,市民通过“江门易办事”微信公众号向12345热线反映。

    接到市民的诉求后,市12345热线立即转派蓬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和蓬江区白沙街道办事处跟踪处理,并将该问题列入重难点事项上报市行政服务中心加强督办。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有力督办和蓬江区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仅一周多时间,店铺门前的下水道已完成新管道的安装及路面铺设处理。对此,市民表示十分满意,衷心感谢12345热线及职能部门积极为民排忧解难。

    办理好一件民生诉求或许不难,但在解决群众纷繁庞杂的诉求过程中,从个性问题里探究共性原因,从而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却并非易事。江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瞄准“民意诉求速办”,建立983项热线诉求四级分类标准目录、220项企业诉求智能化分办场景,实现工单智能分派准确率高达95%,提升“接诉即办”水平,打造民企诉求响应新范式。

    同时,实施“未诉先办”,开展12345热线数据分析提前预警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辅助部门靶向施策。据统计,2024年12345热线报送热点报告89份,向承办单位发送提醒函75份,助力部门有效解决如噪声污染、市场主体登记备案、停车位设置、楼盘延期交楼、中小学校园管理等问题。

    发力“湾区服务通办”

    绘就湾区协同新图景

    “没想到现在通过视频办、跨境办和网上办等平台,就能轻松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近日,香港市民林先生来到江海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社保业务,得知港澳同胞在该中心江门江海—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可办理500项事项,其中部分业务可实现异地线上办理,不由感叹道。

    2021年4月,江门在澳门江门同乡会设立全国首个地级市综合性跨境通办专区,成功将内地政务服务窗口延伸到港澳。此后,持续丰富港澳跨境通办专区服务内容,相继融合广东政务服务网、“视频办”“粤智助”“粤省事”“粤商通”等服务能力,为粤港澳政务服务跨境通办贡献样本经验。2023年,在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支持下,开通全国首个省市共建的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专区,率先试点应用粤港在线身份互认创新突破成果。

    当前,江门发力“湾区服务通办”,积极打造跨境服务“桥头堡”,已在香港、澳门设立6个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6个港澳专区累计办理事项超1万项;首创不动产登记税证离岸联办模式,港澳居民办证时间缩短至10分钟,提速4倍以上。

    同时,建设“湾区生活圈”,全省率先在“湾事通”上线江门城市特色服务专区,拓展80项城市特色服务,便利大湾区居民特别是港澳游客获取“江门吃住行游”服务;构建政务服务“共同体”,抢抓“双通道”开通机遇,依托“i深圳”“中易办”“江门易办事”等平台,与深圳、中山互设融合服务专区,上线江门市招商服务、文旅服务、政务服务、人才服务和文化生活等领域超300项民生服务事项,推进江门市与大湾区城市深度融合,绘就湾区协同新图景。

    探索“企业全链优办”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江门探索“企业全链优办”,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优无止境”,创新主动服务企业模式,开展“江门易办事·邑企同行”企业服务月专项活动,建立68名业务专员市县两级工作网络,开展“进园区、进企业、送服务、送政策”系列活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据统计,今年以来,江门市已组织3场活动,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诉求解决、政务服务,以及企业数据资产化路径、财税政策、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政策宣传等服务。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江门进一步发挥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作用,常态化执行企业诉求“1+1+7”响应标准,打造贴心高效的“企业诉求超市”。据统计,2024年,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已协助企业解决超1.4万宗诉求,事项办理满意率达99%以上,有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江门优质的营商环境已经得到了企业充分认可,去年全市经营主体超79万户、全省第6,企业总量达13万户、增长7.1%。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经营主体满意度全省前5。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王雪晴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