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黄妙姿) 江海区某商业街的16家商铺因二房东卷款跑路,被迫停水断电。不到24小时,这些原本要歇业的店铺恢复水电开门迎客。近日,记者从江海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联合多部门组成应急专班,帮助16家店铺顺利化解一场由二房东卷款潜逃引发的经营危机。
“昨夜还在清点歇业物资,今早就接上了水电!”经营餐饮多年的张老板擦拭着收银台,嘴上松了一口气。张老板从二房东手中租下一间店面经营火锅店,几年来生意一直不错。谁知交完水电费不久,店里却断水停电了,运营陷入瘫痪状态。原来,是二房东卷走水电费跑路了,殃及池鱼的店铺一共有16家。
“二房东失联,凭什么停我们的水电?”断电的商铺有的是饮食店,冰箱里的食品禁不住长时间停电,损失可以说以小时计算。商户们心里急得很,纷纷拿着租赁合同涌入江海区综治中心求助。
江海法院接报后迅速反应,联合检察、水、电、街道等部门成立应急处置专班。经查,是商铺的二房东私自截留商户缴纳的3万多元水电费后失联,导致公共账户欠费触发自动断供机制。店铺业主与二房东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尚未审结。
“小微商户都是小本经营,生存不易,同时也要维护商铺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面对迫在眉睫的困境,法官提出,由商户先行垫付本月水电费,待案件审结后,从应付租金中进行抵扣。
“现在垫了钱,后续拿不回来怎么办?”“恢复供电能赶上明天的早市吗?”商户们对方案的实施和现实的经营状况均有所担忧。
“法院已邀请检察机关同步执行监督程序,跟踪法院调解书约定的租金抵扣执行进度,你们可以放心。”法官耐心解释道。
与此同时,水电部门也有专员在现场。商户们的疑虑被一一消解,随着3万元垫付款打入公证账户,工作专班同步开通“民生保障绿色通道”,检察官也同步监管账户资金流转,水电部门陆续做安排恢复了供水供电。次日清晨,店铺招牌的霓虹灯在晨曦中闪烁,饮食店飘出食品新鲜出炉的香气,整条街道已重现生机。
“24小时不到就可以让大家重新营业,这次调解可以说是一场高效的法治救援。”商铺所在地的网格员对专班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当前,我们依托区综治中心建设,逐步完善协同解纷网络,目前已与11家基层治理单位建立调解联动机制。推动纠纷化解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治理’转型升级。”江海法院立案庭负责人表示,“当法治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我们不仅仅是让案件数量下降,更是希望万家灯火在法治春光里感受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