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书桌”公益项目为每户困难家庭配备价值600元的标准学习装备,切实改善困难家庭学子的学习环境。团开平市委供图
“邓爸爸,我们来送书桌了!”3月25日,团开平市委副书记董朝阳带领志愿者团队,将两套崭新的书桌搬进邓家这个困难家庭。这是开平市“一米书桌”青少年居家学习空间微改造服务计划实施中的暖心一幕。今年以来,该计划已为开平全市15个镇(街)的多个困难家庭学子打造了专属学习空间,用点滴关怀托起青少年的读书梦。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从“趴着学”到“安心学” “一米书桌”改善学习环境
沙塘镇西村村党总支委员劳仲爱向记者介绍,邓家是村里典型的困难家庭——母亲无劳动能力,父亲身患隐疾,全家仅靠父亲打工维持生计。“邓家4个孩子中有两个在镇里上小学,家庭条件确实困难。”劳仲爱说。在入户走访中,像邓家这样的困难家庭引起了村“两委”的高度重视,而团开平市委发起的“一米书桌”公益项目,为这些困难家庭送去了希望的曙光。“团委送来的不仅是书桌,更为孩子们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劳仲爱感慨道。
谈及发起“一米书桌”公益项目的初衷,董朝阳表示,这是团开平市委在长期基层走访中萌生的想法。“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长期趴在饭桌、床沿写作业,不仅影响视力健康,更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深有感触地说,对于困难家庭而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只能解一时之急,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未来,许多家长并非不重视子女教育,而是受限于自身条件,例如有的文化程度不高,难以辅导孩子的功课,有的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而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必要引导,孩子的成绩往往难以提升。
邓家的情况正是如此。“其实我们一直想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但是家里开支实在紧张,处处都要用钱。这次团委送来书桌,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邓父说。
据悉,“一米书桌”青少年居家学习空间微改造服务计划自2024年5月启动以来,已累计为91户困难家庭完成学习空间改造。团开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为每户困难家庭配备价值600元的标准学习装备,切实改善困难家庭学子的学习环境。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爱心饭卡”提供餐饮补贴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营养保障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团开平市委学少部部长徐嗣超介绍,今年2月以来,团开平市委发起的“爱心饭卡”慰问活动走进开平全市15个镇(街),为100名困难学生提供餐饮补贴,让“多添一个菜、多盛一碗汤”成为可能。
活动前,开平市各镇(街)团(工)委开展摸排,通过家庭走访、学校核验等方式锁定帮扶对象。“饭卡承载着社会关爱,激励我以优异成绩回报大家的善意。”受助学生小张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团开平市委同步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联合教育、卫健等部门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开展“心灵灯塔”生命教育项目,通过情景剧、互动沙龙等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生动实践。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打造“解忧信箱”和《心灵之侣》访谈栏目,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心理服务体系,既提供及时的情绪疏导,又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
从精准识别困难家庭的“绣花功夫”,到整合社会资源的“穿针引线”,团开平市委用既有温度又有精度的服务,把党的关怀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民生福祉。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加入捐赠行列,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关爱”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