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钟珍玲) 青松翠柏,春山含情。清明节前夕,圭峰会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会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会城中心小学,组织40余名学生及家长走进新会区金牛山华侨义冢,以一场庄重而深情的祭扫活动追溯华侨先辈的漂泊岁月,聆听血脉相连的家国故事。
活动伊始,学生及家长们手持花束,向华侨先辈鞠躬及献花。随后,新会区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将新会华侨义冢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安葬于金牛山的华侨,多是清末民初远渡重洋谋生的同胞。他们生前漂泊无依,身后魂归故里,每一块石碑都镌刻着一段赤子丹心的事迹。”林文斌以沉静而有力的讲述,将学生们带入十九世纪末的浩荡南洋史。接着,学生们跟随林文斌的指引,逐渐读懂那些“无名氏”背后的重量:被贩卖至古巴种植园的“猪仔华工”、秘鲁铁路路基下的累累白骨、旧金山淘金潮中客死异乡的冒险者……华侨义冢是血泪斑斑的华侨史的有力物证,寄托了先侨落叶归根的愿望。“海外到香港到新会到原籍地,是其中一条典型的华侨棺骨原籍的返乡安葬线路。根据墓碑上的地名也可证得,新会是当时华侨棺骨原籍返乡安葬的中转站。”林文斌说道。
活动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会铭记这段历史,心怀家国,不断激励自己奋进,为祖国、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记者从会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到,未来,该中心将联合各学校及教育机构开展更多形式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正确的思想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