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校歌 近40年记忆
——85岁退休教师梁虹与联和小学学子的“榕荫书声”之约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4-03 07:28   

今年85岁的梁虹(中)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与孩子们并肩站在舞台中央,共同歌唱这首承载着时光记忆的校园经典。

今年85岁的梁虹(中)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与孩子们并肩站在舞台中央,共同歌唱这首承载着时光记忆的校园经典。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通讯员 赵瑞瑜

    “垒山脚下春风吹,百花竞放,可爱的校园啊,沐浴朝阳,我们是联和小学的学生……”这是三江镇联和小学传唱近40年的校歌。每天午饭后,《联和小学校歌》响起,传遍校园各个角落。

    日前,联和小学举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活动,学校1000多名学生身着整齐的校服,用清脆的歌声传递着对校歌的理解。低年级学生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高年级学生则在合唱时自发加入手势舞。

    校歌的词作者、今年85岁的退休教师梁虹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与孩子们并肩站在舞台中央,共同歌唱这首承载着时光记忆的校园经典。

    梁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将“团结、勤奋、求实”的校训融入歌词,以“榕荫下书声琅琅”的意象描绘校园图景。当熟悉的旋律在校园回荡,沧桑的嗓音与稚嫩的童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不少师生眼眶湿润。

    “这首歌凝聚着我们这代教育人的初心。”梁虹拿着校歌手稿,激动地向孩子们讲述当年创作的故事,“当年,收到校长交来的任务,我觉得很光荣。当天晚上,我围绕学校周边风景、校园、学生写成歌词,第二天交给校长。最后成稿发布后,我看到一个字都没有改动过。”

    “垒山就在校门口,长堤就在学校右侧,长堤上的榕树伴随着孩子们成长……”梁虹一边清唱着歌词一边说,“写我们熟悉的场景、歌词更容易产生共鸣。”

    梁虹告诉记者,她是联和小学退休教师,现住在联和小学附近,每天依然能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那个年代,每个学校都要创作校歌,主要是用于教育、鼓励学生,于是学校找到我帮忙。”校歌作曲者林玉泉是三江联和村文艺爱好者,擅长词曲创作,当年以笔名“白水”为校歌完成谱曲创作。“当时考虑到群众的文化程度不高,校歌要简单易学、易懂,结合我对乡村文化的一些理解,一下子就找到了灵感。”林玉泉说,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他曾在联和村教书,熟悉校园生活,联和小学校歌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他在三江文化站工作。

    联和小学副校长李炳宏告诉记者,联和小学创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当时为祥光堂小学,1985年定名为三江镇联和小学。校歌传唱近40年来,今天依然动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永远不会过时。在联和小学,从一年级入学就开始学唱校歌,如今,这首历经岁月沉淀的校歌已成为学校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校歌很容易学,学几遍就能唱。”该校学生郭可晴高兴地分享唱校歌的心情。“好听,第一次听到我们的校歌,就觉得是很熟悉的旋律。”学生赵茹意说,在听到校歌创作的故事后,心里更有感触了。

    声声校歌字字真情。《联和小学校歌》经“江门日报新会微事”微信公众号发布后,收获网友大量点赞。很多人纷纷留言:“当年的校歌,时隔30多年,现在听起来,还耳熟能详”“我还深深记得这个校歌,快30岁了,都能哼出”“确实好听,朗朗上口”……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王雪晴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