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邓珮芸
今年2月,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两会相继召开,发出了勇于争先、奋进向前的动员令。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两会精神,锚定市委“1+6+3”工作安排,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巩固城乡安全基础,稳步推动住建领域各项任务的实施,助力江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
加力推进城镇建设
记者: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持续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强调要实施美丽圩镇建设行动,在镇街提能升级上见成效;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强调要加快镇街提能升级,打造高品质侨乡美丽圩镇。对此,住建部门有何具体规划和措施?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我们将从四个维度加力推进城镇建设,推动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一是强化城镇建设专班统筹力度,重点培育创建26个省级典型镇;推动崖门、棠下、水口、共和4个镇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二是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新开工建设项目超220个,累计开工美丽圩镇建设项目900个以上,完成投资超50亿元。三是加快构建“央企带头、国企参与、民企跟进”的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工作格局,将“央企助力”合作模式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市有基础有条件的县镇村,打造不少于4个优质示范项目,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四是以“光伏+建筑”整村连片建设为抓手,打造具有江门特色城乡建筑风貌的典型案例,完成试点县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不少于7万千瓦的工作目标。
筑牢城乡安全底线
记者:围绕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江门平安江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门。住建部门接下来将如何强化安全保障?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持续提升住建领域安全水平,筑牢城乡安全底线,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方面,进一步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作用,打好保交房攻坚战,推动房地产市场风险有序出清。建筑施工领域,纵深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对施工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建筑市场转包违法分包的惩处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消防审验环节,持续探索“住建+”联合监管模式,开展专项治理。房屋安全整治方面,聚焦城市危旧房、农房等,建立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确保全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销号完成,完善自建房安全隐患常态化巡查检查制度。法治建设层面,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聚焦市县法治建设规范化,加强行政复议与信访渠道的配合衔接,着力规范落实信访法治化要求。
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记者:住建部门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把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我们将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城市更新方面,加快推进金瓯路西延线(一期)等基建项目,年内完成80个老旧小区改造,启动4个新项目;做精做实城市体检评估,同步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完成269栋历史建筑挂牌,推进新会茶坑村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产业发展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步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聚焦“房地产+”,鼓励上中下游产业链集聚优势,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全方位加强建筑业产业培育,大力扶持龙头、种子企业,鼓励建筑业企业抱团出海、发展壮大,建筑业产值增长10%;打造绿色、智能、安全的优质建筑,持续加强建筑业与制造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协调发展,推动建筑之乡转型升级再出发;持续深化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改革,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走实走深。
民生保障方面,探索在新开发的住宅项目中融入宜老宜幼功能元素,增加好房子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推动公积金贷款年限延长至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等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加快推进紫坭路保障房项目建设,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3300套;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引导物业企业创新“物业+”提升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