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街道:打造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街道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4-07 07:30   

礼乐街道将全力打造以江海龙舟文化为核心的文旅项目,凸显江海文化特色。付师华

礼乐街道将全力打造以江海龙舟文化为核心的文旅项目,凸显江海文化特色。付师华 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江海区“新三十年再出发”的第一年。

    作为江海区“工农互促、三产融合”的核心承载地,礼乐街道被区委赋予“打造大湾区休闲旅游首选地和都市农文旅标杆”的新定位。

    目标已定,使命在肩,礼乐街道怎么干?日前,礼乐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淑娴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礼乐街道将以区委“九大行动”为统领,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深化“强街、兴村、强基、融合”四篇文章,聚焦“产业升级、城乡协调、治理提效、民生提质”四大主攻方向,打造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示范街道。

    统筹/谢敏 王亚方 策划/胡晴晴 文/陈婵 梁颖仪 黎嘉琪

    招商引资 加快三产融合步伐

    3月1日,礼乐街道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以“礼”会友,聘请17位“招商合伙人”,正式拉开2025年大抓项目、招商引资的序幕。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礼乐街道将招商引资视为“一把手”工程,向经济发展发力攻坚,加速三产融合进程。

    为做强制造业,礼乐街道积极融入“江海制造”战略,瞄准深圳产业转移,围绕高端机电装备制造业、大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安全应急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发挥德昌电机、优美科、生和堂、金多多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集聚上下游产业链。同时,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实现功能升级与空间优化。

    为让企业安心发展,礼乐街道成立企业服务专班,对接企业需求和困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德昌电机附近,街道已建成规范化集市,满足企业员工生活需求,还计划成立员工服务驿站,将政务服务“前置”到厂门口。

    农业方面,礼乐街道依托资源优势,做优现代农业,培育“礼乐葡萄”“礼乐腊味”“向东桃花”优势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业,积极参与“江海优品”营销推广。同时,鼓励威东大草围工业园现有腊味企业组团,引导建立冷冻库、包装、仓储、市场(销售)等产供销“一条龙”发展,逐步吸引辖区其他腊味企业入园。水产养殖业方面,推动海盈百富等企业发展壮大,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第三产业方面,礼乐街道将围绕利生车城,打造新能源汽车销售高地,吸引小鹏汽车等高端品牌入驻。同时,推动江门船厂1954文化创意园向“咖啡+”文商综合体转型,融合多元元素,打造文化消费新地标。此外,将礼东美食街、碟仔排骨“一条街”打造成为饮食文化地标,让游客品尝江海地道美食。

    “未来,游客来到礼乐,不仅能购车、品美食,还能沿工业旅游路线感受三产融合的独特魅力。”何淑娴说。

    兴镇富村

    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

    3月31日,历时大半年建设的威东村村民住宅楼正式封顶,这是礼乐街道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过去一年,礼乐街道全力做好13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建设,探索总结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村级留用地开发、农民公寓楼建设、乡村文旅发展、乡村治理提质增效等5种典型村培育模式,实现村组两级经营收入1.38亿元,新增标准厂房约4.6万平方米,累计建设农民公寓楼近千套。同时,英南村获评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擂台赛二等奖。

    “今年,礼乐街道坚持兴镇富村的目标,加强对典型村的培育和经验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具有礼乐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实践经验。”何淑娴表示。

    一方面,礼乐街道将紧密结合农村特点,全覆盖科学编制典型村培育规划,统筹村组连片资源,转型升级,探索通过成立富民强村公司搭建企业化运营平台,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加快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努力构建“良田连片、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格局,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空间,并从政策、招商、服务、效益等方面做好文章,不断丰富社会资本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方式。

    民生领域,礼乐街道继续深化“一老一少”服务品牌,加快威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示范点建设,深化中福社区居家邻里中心项目,开设社区公共食堂等功能区,并链接各类资源打造江门船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社区零工市场等,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还将推动文昌新民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建设,实施文苑社区“一领两建三优”治理项目,以精细化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

    何淑娴表示,礼乐街道将用更加真诚的服务感染居民,引导居民形成自我服务意识,共建共治幸福家园。

    以文为笔

    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清明假期,全新升级后的长廊生态园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竞渡·舟游长廊”非遗体验活动在这开展,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集民俗体验、文化传承与欢乐游玩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作为礼乐街道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春节期间,长廊生态园入园人数超过15万人次。而赛龙舟(礼乐龙舟)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也频繁现身于传统节日中,激活了江海人文化基因。此次龙舟体验活动通过非遗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既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让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何淑娴表示,今年礼乐街道将以文为笔,深挖礼乐龙舟文化与地名文化故事,讲好礼乐故事,加强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为擦亮赛龙舟(礼乐龙舟)非遗品牌,礼乐街道将开展城市品牌再提升行动,全力打造以江海龙舟文化为核心的文旅项目,建设龙舟基地,将其建成集龙舟体验、赛事和企事业单位团建、亲子活动体验的农文旅综合体,凸显江海文化特色。

    此外,礼乐街道还将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江门船厂工业遗址、东红村粮仓旧建筑、古村老屋升级改造,让“老地方”有“新名片”。

    同时,礼乐街道将继续强化“乐宝”企业微信宣传和服务功能,联合辖区都市农业生态园、长廊生态园等商家,提供门票优惠,高质量推送各类便民惠民资讯,实现宣传和服务群众的精准对接。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