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华在自己提出的地名处签名合影留念。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陈婵 通讯员/麦慧茵 林月莹) 4月9日上午,春光正好,釜山公园人潮涌动,江海区地名征集活动授牌仪式在这里举行,江海区7处路桥喜获新名字,7位“江海地名命名人”获授牌。
2024年11月,江海区在建区30周年的历史节点发起“江海请你出个名”地名征集活动,面向全球为全区7处路桥征集地名。历经近半年征集及多轮评审,挑选出“江海云道”(釜山人行天桥)、“礼溪大桥”(礼乐河大桥)、“礼安街”(乐安街)、“启新路”(馆北东路)、“启安路”(智慧路)、“仁美街”(下沙二街)、“文汇街”(EW八路)等7个地名。
出生在2006年的莫丹丹,去年来到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亲眼见证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的蝶变,触发了她对城市发展的思考。于是,她结合区域转型特征,提出将贯穿园区的智慧路命名为“启安路”。
莫丹丹解释道:“‘启’字既暗合该道路作为区域发展起点的历史定位,又承载着‘开启新篇’的美好寓意;‘安’字则巧妙呼应安全应急产业的集聚特性,既体现功能属性,又寄托着‘安业兴城’的产业愿景。提出这个地名既是对江海蝶变的诗意注解,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与启安路并行的馆北东路,新名字为“启新路”,由来自湖北的秦丽华提出。这个地名既反映了周边高新企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态势,也寓意着江海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决心。
“在江海生活的这几年让我特别有归属感,这次成为‘江海地名命名人’,自豪感也油然而生。”秦丽华来自湖北,在广东奋斗了近30年。4年前,秦丽华入职江门市德弘纺织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新江海人”,未来也计划在这里买房定居。当天,秦丽华女儿也来到现场,见证母亲的获奖时刻。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江海地名文化图片展,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观。蓬苑商业广场、江门船厂、江门棉纺厂等老地标,通过“振翅”和“腾飞”两个主题串联起一代人的记忆,下沙公园、白水带大道等地名的“前世今生”引发市民阵阵讨论。
“今天的授牌仪式,不仅是对优秀命名者的嘉奖,更是对全民共建共享理念的生动践行。”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海区将于近期同步开启地名文化快闪、欢乐骑行、路桥采风等系列地名文化主题活动,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地名文化内涵,打造兼具时代特色与人文底蕴的“江海名片”,让更多市民成为江海文化的“代言人”和“书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