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标志着AI产业进入“质变临界点”。这场技术革命与2018年新能源车的突破性发展形成历史性呼应——两者都通过颠覆性创新重构产业格局,不仅推动技术跃迁,更催生全产业链的升级机遇。
在AI与新能源产业交融的时代风口下,江门如何抓住发展机遇?4月11日,“AI与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我市举办,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围绕AI与新能源产业前沿发展新动向进行专业分享,共同探讨AI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田玲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得益于三大核心要素的支撑,即算法、算力和数据。随着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的普及,推理侧算力成本大幅降低,可以通过DeepSeek本地部署+知识库相结合的形式,推动相关产业、行业构建起“专属大模型”,为科学谋划布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省科技革命与技术预见智库主任张振刚看来,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引擎,在此背景下,政府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统筹资源搭建起平台,推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合理有序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实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创新,结合城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我国凭借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逐步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新能源产品和技术标准“走出去”逐年增加,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看来,当前新能源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扩张期。“这一轮扩张与技术结合更加紧密,而人工智能将会从生态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全新改变。”她也表示,目前江门新能源产业基础扎实,未来在推动AI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前景广阔。
据悉,作为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城市,江门近年来相继推动中创新航、海目星、优美科等领军企业落户,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原材料、电芯制造到装备及回收利用的全链条布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增长极。与此同时,还成功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超大型数据中心——江门市智能算力中心,将打造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领先的智算产业基地。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