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专家普及癌症知识
滚蛋吧!肿瘤君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4-15 07:29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构建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构建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丁可

丁可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今年4月15—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丁可。他表示,肿瘤防治,预防为先,科学防癌,须把关口前移。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余敏贞 陈智敏 刘森

    早干预早受益 留意肿瘤的早期信号

    癌症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治之症”。其实,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约1/3癌症可通过早筛早诊实现临床治愈。因此,生活中人们一定要重视早期信号,争取早干预早受益。”丁可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早期筛查率显著提高,五年生存率也不断提高。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丁可介绍了发现肿瘤的6个早期信号。

    一是不明原因出血。“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丁可提醒,咳血、痰中带血,排除天气干燥、牙龈出血或过劳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的表现。大便带血,不一定是痔疮,还要去医院排查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女性绝经后,又发现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

    二是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乳房、腋下肿块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颈部肿块需要排除鼻咽癌、淋巴瘤的可能。

    三是出现异常疼痛。丁可提醒,长期持续的疼痛,也可能是癌症早期的信号。尤其是头部剧烈疼痛伴随喷射状呕吐,患者要去医院筛查脑瘤、肺癌等,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四是持续发烧多天。尤其是发烧伴有体重下降、盗汗等,要特别警惕血液系统肿瘤。

    五是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短时间内突然暴瘦。

    六是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所以要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相关措施。“公众要重视定期体检、积极早筛,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丁可提醒,市民应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建议35岁以上的中年人应尽量做到每年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对于不健康的指标进行针对性治疗。”丁可表示,尤其对于存在肿瘤家族史、慢性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加强随访和管理,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肿瘤风险。

    健康生活 降低癌症风险

    “除了先天性遗传病或者外界不可抗因素,大部分疾病都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癌症也不例外。”丁可结合临床实践,针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癌症,介绍了改变一些可预防和降低癌症风险的生活方式。

    一是加强运动。研究发现高水平体力活动可降低个体平均7%的患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游泳、跳舞、快步走等,或每周至少75分钟较大强度的运动,包括爬山、跑步、骑车、有氧健身操等。

    二是做好慢性感染的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都是预防肝癌、宫颈癌的有效措施。还要做到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尽量避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等。

    三是不酗酒不吸烟。酗酒和吸烟是诱发多种癌症的主要原因。吸烟者要戒烟,戒烟5年,肺癌风险下降40%,戒烟10年,肺癌风险下降50%至70%,不吸烟者尽量避免二手烟、三手烟。

    四是避免接触致癌物,比如X射线、高能紫外线等电离辐射以及某些化工产品。

    五是健康饮食。避免食用高盐、被微生物和毒素污染的食物,如咸鱼、被肝吸虫污染的淡水鱼类、被HP污染的食物等;避免食用油炸、烟熏食物和过度加工肉类;少食用发酵变质食物;避免吃过热的食物和饮用过热的水。建议多食用新鲜食物、蔬菜和水果,定期食用粗粮,避免暴饮暴食导致能量过剩、诱发炎症。

    六是注重身心健康,营造和谐工作和生活气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人为伴,可以让人保持身心愉悦,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增强免疫力。

    中西医结合 科学治疗癌症

    丁可提醒,一旦确诊癌症,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理性,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疗,科学抗癌。目前癌症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和中医药等。

    据介绍,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肿瘤科依托深厚的中医底蕴与先进的现代化诊疗设备,创新性地构建了“三位一体”肿瘤治疗模式,即“中医药特色疗法+微创介入+靶向免疫治疗”。“该模式以中医药特色疗法为坚实基础,以微创介入技术为精准支撑,以靶向、免疫等前沿手段为创新突破,形成了‘内调外治、标本兼顾’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丁可表示。

    其中,在中医药特色疗法方面,该院肿瘤科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全周期肿瘤干预诊疗体系。目前,该科室推出了火龙罐、脐疗、穴位贴敷治疗、皮内针、雷火灸、中药熏洗等多种经典外治疗法,通过中药内服、熏洗、贴敷、针灸等途径,有效减轻了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呕吐、胃口下降、乏力、贫血、皮疹等毒副作用。此外,该科室还注重将中医四时养生调护理论与现代营养学深度融合,通过精心指导患者进行特色中医膳食调理,结合现代饮食营养调护,并依据四季变化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患者走上康复之路。

    医学指导

    丁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江门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南粤好医生”。师从广东省名中医王昌俊教授、李柳宁教授,主攻方向为肿瘤疾病的介入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内科杂病的中医治疗。

    延伸阅读

    高发肿瘤的防治方法

    丁可介绍,癌症是继心血管疾病后全球第二大疾病死亡原因。中国人群癌症发病率前五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死亡率前五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丁可对常见的癌症提出了预防建议,掌握这些预防措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做好癌症筛查,从而降低患癌风险。

    针对肺癌,丁可表示,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疾病,吸烟与肺癌发病、死亡率直接相关。丁可建议,预防肺癌要做到不吸烟或戒烟;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针对肝癌,丁可分享了一个晚期肝癌患者的案例:该患者因未定期体检,发现时已合并消化道出血和大量腹水,失去了手术机会,经过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及中医药调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三年未复发。

    丁可介绍,肝癌被称为“冷面杀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前期不痛不痒,一旦发现就是晚期。不过,早期肝癌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在40%至90%之间。此外,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针对甲状腺癌,丁可表示,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也是颈部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甲状腺癌,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甲状腺癌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它和其它癌症不一样,一般预后非常好。”丁可表示,大家不要谈“癌”色变,但也不能不当回事,要听医嘱,按要求服药,定期复查。此外,甲状腺癌的病因多与电离辐射有关,因此要尽量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做到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针对乳腺癌,丁可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B超和钼靶检查,具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提早开始筛查。同时,女性应加强自我检查,警惕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异常信号。“需要注意的是,乳腺自检不能替代专业检查。”丁可建议女性定期进行自检,熟悉自身乳房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