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不再是“终身标签”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4-22 07:29   

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马春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马春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慢性乙肝过去在很多人的眼中,被视为“不治之症”,不仅传染性高,而且如果不加重视,容易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和治疗观念的改变,乙肝临床治愈理念已被广泛认可,乙肝也不再是“终身标签”,越来越多乙肝患者从中获益。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马春成表示,乙肝临床治愈可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乙肝患者可通过定期复查、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提高治愈率,临床治愈后也需要定期复查。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余敏贞 陈智敏 刘森

    乙肝妈妈成功分娩健康宝宝

    32岁的李女士自幼携带乙肝病毒,一直没有进行规范治疗,直到检查出自己怀孕。“作为一名乙肝妈妈,我能生出健康宝宝吗?”这样的疑问一直困扰着怀孕的她。孕期期间,她通过科学的母婴阻断治疗,成功生下了一个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健康宝宝。

    马春成表示,乙肝全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病毒会长期攻击肝脏细胞,导致肝功能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共用针头、无保护性行为等是高危途径。但日常拥抱、共餐、咳嗽一般不会传染。

    马春成提醒,乙肝早期可能毫无症状,或仅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轻微不适。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发黄)、腹水(腹部积液)、肝掌(手掌红斑)等严重表现,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衰竭。“我们的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哑巴’,乙肝病毒的隐匿性很强,很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期。”马春成强调,“早筛查、早干预是防控关键。”

    “如今,像李女士那样,通过有效的母婴隔断,成功生下健康宝宝的案例很多,乙肝患者不必过度担心。”马春成介绍,令人惊喜的是,李女士自身也在治疗后实现了临床治愈,摆脱了乙肝患者的标签。

    乙肝临床治愈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

    45岁的张先生曾因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出现肝纤维化。通过更换强效抗病毒药,并在2年后联合干扰素治疗,他的表面抗原逐步下降至消失,最终实现临床治愈。“现在只需定期复查,生活与常人无异。”张先生说。

    乙肝临床治愈,是许多乙肝患者梦寐以求的目标。那么,乙肝临床治愈究竟是什么呢?

    “虽然临床治愈并不意味着病毒被完全清除(肝细胞内可能仍有少量病毒残留),但疾病已不再有进展,传染性极低。”马春成主任解释说,乙肝临床治愈并非彻底清除病毒,乙肝临床治愈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并出现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未出现但持续观察无病毒复制,同时肝功能恢复正常,且这种状态持续至少6个月,无须继续抗病毒治疗。

    马春成表示:“乙肝临床治愈可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已有多位患者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哪些人群更容易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呢?马春成指出,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临床治愈率更高: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低、乙肝病毒DNA低复制、无肝硬化、处于免疫活跃期(如ALT水平升高)的年轻患者,以及对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反应良好的人群。

    “以李女士和张先生为例,他们的乙肝表面抗原成功转阴,实现了临床治愈。”马春成介绍。

    中西医结合助力乙肝临床治愈

    马春成提醒,乙肝临床治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系统地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辅以中医药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春成介绍,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这是所有乙肝患者的基础治疗,通过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强效药物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使乙肝病毒DNA转阴。在NAs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促进乙肝表面抗原的清除。

    马春成介绍,中医学将乙肝肝硬化归类于“肝着”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上,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常用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中药治疗多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湿退黄、滋补肝肾等功效的方剂以调节肝脏气血运行。目前,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还创新性使用加味化坚丸治疗气滞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经初步临床观察其疗效较为显著。“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中药还可改善乏力、腹胀等症状,减少西药副作用。”马春成表示。

    需要提醒的是,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需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并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停药后需定期随访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医学指导

    马春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江门市高层次人才,伍劲华全国名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三江伤寒学术流派第四代传承人,伍氏学术流派第六代传承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个人,第八届南粤好医生,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二届传染病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流感、登革热等各类传染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感染、脓毒症,疑难性感染性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

    ★相关链接

    普通人如何养肝护肝?

    养护肝脏是维持整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普通人而言,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肝病、延缓肝脏衰老。马春成建议可以做到以下六点。

    一是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豆制品等,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蔬菜等。控制脂肪和糖分摄入,避免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和甜饮料等。适量饮水,每天保持1.5—2升水的摄入量,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二是远离伤肝因素:严格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某些中药等都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减少接触毒素,如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等。

    三是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生。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四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11时前入睡,睡眠时间7—8小时。肝脏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熬夜会导致肝血不足,影响解毒功能。午间可适当小憩15—30分钟,缓解疲劳。

    五是管理情绪: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肝脏的影响。通过冥想、深呼吸、社交活动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六是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肝脏超声等基础检查项目,及时发现肝脏异常。高危人群如长期饮酒、肥胖、糖尿病患者等需增加检查频率。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陈淑婷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