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前往园区开展宣传活动。
□统筹/王亚方 胡晴晴 文/图 何榕 王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如何在便民办税上焕发“新”意?哪些惠企利民服务将加速落地?税政如何助力企业向“新”而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乘着第34个税收宣传月的春风,记者走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探寻“新三十年再出发”背后的税务力量。
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叶佩英表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系统将紧扣“税收·法治·公平”主题,进一步落实好“税企面对面”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全年持续开展“税宣+”系列活动,聚焦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要求,以开局之功厚植强基之效,更好服务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税惠政策“送上门”
助企向“新”而行提“质”而上
“今年我们预计再投入4000万元,年产能将提升至15万台。经营规模的扩大对税务合规要求也更高。税务部门上门服务是一场‘及时雨’。”提起税务部门的支持,江门市同川科技(江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川科技”)运营总监田震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关键节点,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主动上门走访同川科技,调研企业增资扩产、研发创新情况,并针对产业链构建、营商环境优化等问计问需,帮助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为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规范化发展,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建立税企双向沟通渠道,聚焦企业易发频发风险点开展税务“体检”,建立“一企一策”个性化风险提示清单,帮助企业合规处理税费业务。
叶佩英表示,区税务局推动“刚性遵从与柔性服务”双轨并进,确保“强基工程”更好惠及于民。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税,规范对涉税违法行为的分类处置。紧扣“税收·法治·公平”税收宣传月主题,以“侨乡税企公开课”形式面向纳税人组织开展“开业第一课”,面向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开展“执业每一课”培训辅导,集中开展“税宣+网格”“税宣+非遗”等集中走访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尊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坚持优化服务,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税费服务集约处理能力,持续拓展跨部门业务通办、联办场景,完善“一口进出”的税费服务运行机制,站在企业视角去谋划企业确有所需的服务举措,支持和服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持续开展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深入落实“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深化“红+蓝”税费服务志愿队、“税务助残工作室”等服务品牌建设。
此外,区税务局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立足辖区发展需求,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百千万工程”等发展战略,由业务骨干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既讲解政策实体性内容,又讲解程序性事项,增强市场主体对政策理解和运用,实现“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门”。
优质服务再“上新”
办税缴费体验持续优化
“涉税业务对规模普遍较小的外海面产业来说是个难题,现在纳税服务越来越好,在店里就能通过手机、电脑办理大部分业务,还能通过征纳互动平台连线税务人员进行答疑解惑,办税负担减轻了,我们也能更好地专注经营发展。”外海面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丽娟没想到,税务服务的“上新”效果竟然如此显著,让她的小店也能享受到如此便捷的纳税服务。
随着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完善村居服务支撑和帮扶返乡创业就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区税务局紧扣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精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的部署,做精做深礼乐腊味、江门排粉、外海面等“土特产”文章。该局集中开展“税宣+非遗”宣传活动,从政策解读、办税流程、申报事项、风险提醒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税收服务。叶佩英介绍,税务干部深入剖析特色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风险薄弱环节,利用税收大数据搭建特色行业风险模型,探索规范特色产业日常征管举措,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完善村居服务支撑,区税务局积极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举办“中小企业服务月”“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和“纳税服务周”活动,入村入镇强化宣传辅导,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在帮扶返乡创业就业方面,区税务局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返乡下乡创业。该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送政策进乡镇、校园,鼓励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同时,依托设立的“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税费服务站”,开展“就业创业税费第一课”系列宣讲,重点回应其在就业创业、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社保费缴纳等方面遇到的税费问题,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