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镇致力打造产城融合的优质环境。图为“一河两岸”景观带。
双水镇产业基础雄厚。图为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
在银洲湖西岸,有一颗璀璨“明珠”,它就是双水镇,是广东省中心镇、全国重点镇,也是新会区人口最多,镇域最大的镇之一。近年来,该镇高标准实施“一走廊两中心三组团”城乡发展布局,推动经济质效双升、城乡融合提速,在全国千强镇中持续争先进位。聚焦2025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朝欢表示,将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年”工作,在项目招引建设、扩大实物投资量和提升发展质效上狠下功夫。
文/图 黄胜 李淑芳
夯实产业根基 以硬核实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记者:去年双水镇的经济总量历史性首次突破80亿元,其主要支撑和底气来自哪些方面?
梁朝欢:一直以来,双水镇坚持工业立镇、制造强镇不动摇,利用银洲湖西岸区位优势和产业聚集区资源配套的发展优势,重点发展造纸及纸制品、印刷包装、大健康食品等产业。2024年,镇域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80亿元大关,在全国千强镇中位列第625位,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成果的核心支撑在于三大优势: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依托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被纳入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的优势,双水镇2024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45.45亿元,招商进度位列全区第二,涵盖工业、农业、教育、文旅等领域,包括广东法商教育集团30亿元教育项目、中集渔业10亿元现代水产产业集群项目等,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项目落地高效。全面优化项目“招、落、投、服”全链条管理,把项目竣工投产作为检验招商成效的重要标尺。2024年,3个项目实现“交地即动工”,祥龙新材料、简彩涂布扩产等项目建成投产,特种纸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旺盈一期投产后生产状况持续向好,印刷包装产业龙头优势凸显。
三是要素保障有力。近年来,双水镇通过市招商联系会项目挂网率、供地率、交地率、动工率、纳统率实现“五个100%”,2024年供地7个项目,共44.65公顷。同时,盘活低效厂房用地10.63公顷,撬动投资10.61亿元,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
聚焦提质增效 以精准招商推动产业升级
记者:在“招商引资提质年”,双水镇招商引资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提质增效?
梁朝欢:今年,双水镇将抓好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的历史机遇,瞄准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重点地区,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突破招商数量与质量。围绕造纸和纸制品、大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依托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抓好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确保完成区下达的全年招商任务。重点推进投资15亿元的华泰木纤维技改及以纸代塑新材料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旺盈印刷包装二期、投资2.5亿元的星辉包装等项目加快建设,打造高端印刷包装产业园区;支持华糖投资2亿元增资扩产、新臻业投资3.3亿元增资扩产项目上马建设。
升级产业载体与服务。扎实推进银洲湖纸业基地省级“双碳”试点建设,加快高端印刷包装园区和特种纸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纸业基地B区子声洲路(华糖至银湖农场段)建设,全力打造银洲湖纸业基地“万亩千亿”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密切关注、重点跟进12个成熟在谈项目,总投资68.78亿元,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及时疏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力促在谈项目快签约。
盘活闲置土地与资源。积极发挥双水拆船厂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的优势,联合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推动再生资源中心及后续再利用项目落地,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攻坚亿利大道低效厂房整治,争取突破难点,以点带面推动改造工作。加快仓前村首期纸业仓储及物流项目建设,力促仓前、衙前、南水、北水等村级制香工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推动龙头、洞阁等村符合历史建设用地完善用地手续,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强化双轮驱动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记者:双水镇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思路,将如何持续延链补链强链?
梁朝欢:双水镇将以“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传统产业提质。推动亚太森博、新东日等13家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试点。
二是培育新兴产业,依托杰富意、祥鑫金属等企业,做强机器人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配套;规划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打造大湾区仓储物流枢纽。以中集渔业、七颗星农业生态文旅项目为支点,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工业+农业+文旅”多元发展格局。
三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促简彩二期、恒源标签、中集渔业农业项目第二季度建成投产,祥龙新材料年内达产上规,全力协调联荣金属幕墙制造项目动工建设。推进大湾区职教城建设,加快省道鸿福路改造工程,确保今年秋季广州软件学院实现首期招生。
优化服务生态 “保姆式”护航企业发展
记者:双水镇计划从哪些方面做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为吸引企业和投资提供更全面的要素保障?
梁朝欢:我们将从“三端”发力,优化服务。
“前端保障”,深化“交地即动工”机制,加快园区土地收储,完善仓前、衙前等村级工业区用地手续,让“项目等地”变为“地等项目”。
“中端服务”,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行“项目代办制”,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使企业能够专注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建立企业问题收集与解决机制,定期走访企业,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氛围。
“后端激励”,落实设备更新补贴、技改奖励等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鸿福路职教城路段改造、纸业基地道路建设,谋划园区生活配套,不断提升优化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