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工坊”为居民提供了手工劳动的机会,实现了灵活就业。
侨光社区联合“合伙人”单位,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等服务。
“这个工作很简单,给纸袋穿上手绳就行了。”“我得戴上老花镜试试。”“和你们一起工作就是开心,一起交流分享,还能赚钱。”昨日上午9时,台城街道环南社区活动室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几位居民围坐在一起,一边做手工一边聊天。原来,这是环南社区与台山市达鑫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带富合伙人”项目推出的“富民工坊”,该项目为居民提供了手工劳动的机会,除了有专人进行指导,还实现灵活就业,提供订单回收等“一站式”服务。据悉,为进一步巩固深化社区服务力提升行动成效,多渠道链接社会资源进社区,丰富党群服务内容,台城街道各社区党组织探索实施多元参与的社区“合伙人”治理机制,因地制宜引入“带富合伙人”“健康合伙人”“商企合伙人”等,将居民“需求清单”精准转化为“服务清单”,为居民提供更专业、更高品质的社区服务,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组轩
送服务进社区
惠民生零距离
“小朋友张开嘴巴,让哥哥检查一下你的牙齿,看看牙齿长得怎么样?”近日,在台山市华辉口腔门诊部的儿童诊室,7岁的小勇乖乖张大嘴巴配合医生检查牙齿。今年4月,台城街道金星社区与台山市华辉口腔门诊部成功共建“健康合伙人”项目,社区内的常住居民通过该项目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
那么,社区“合伙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台城街道党工委委员袁彩凤介绍道,社区“合伙人”是在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模式下诞生的,通过探索实施多元参与的社区“合伙人”制度,旨在引导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发展,建立多元融合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从而激发社区发展内生动力。
环南社区党委副书记赵懿萍表示,对于环南社区这个具有典型老龄化特征的老旧小区来说,辖区居民以退休人员为主,日常活动相对单一,多以照料孙辈或居家休息为主。“带富合伙人”推出的“富民工坊”为居民们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途径,让大家真正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
自从“富民工坊”启动以来,环南社区居民钟艺芳几乎每天都会准时来这里“打卡”。“加工一个小纸袋虽然收入只有0.03元,但是我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和邻里朋友一起说说笑笑,比在家刷手机强多了!”钟艺芳笑着说道。
链接社会资源
精准对接需求
如今,台城街道正推进社区“合伙人”制度走深走实。社区通过搭建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的资源对接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多可持续、精准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目前,台城街道已整合8家社区饭堂,组建72个涵盖餐饮、就业、物业、健康、家政、维修等领域的社区“合伙人”,构建“健康有所护、食有所依、业有所创、需有所助”的服务网络。
“我们‘合伙人’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个人,可以是社会组织,也可以是商户,只要愿意参与社区工作、乐意为群众服务,都可以加入。目前,我们社区已有15个‘合伙人’。”金星社区党总支书记温立忠表示,选择台山市华辉口腔门诊部作为“合伙人”,主要是基于其在专业服务和社会责任两方面的优势,而且群众对口腔医疗服务也有一定需求,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最终定下了这家机构。
在侨光社区,社区“合伙人”制度同样推进得有声有色。日前,该社区联合“合伙人”台山爱尔新希望医院、首航健康星徽苑养老服务站、台山壹心维美口腔、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台山分公司等多家单位来到居民身边,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清洗风扇、磨刀换锁等公益服务。居民们纷纷表示,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活动,进一步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营造更加和谐温馨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伙人’制度,我们走进社区,为群众开展免费的眼科知识科普、视力检查等,让群众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企业力量。”侨光社区“合伙人”台山市台城瑞瞳博士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唐国香说道。
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台城街道的“合伙人”制度探索破解了基层治理中资源分散、服务单一的难题,更激活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接下来,台城街道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积极开拓志愿服务、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领域的“合伙人”,通过不断推动服务向可持续、精准化、多元化、专业化方向进阶,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